今日学习:得到专栏刘嘉的心理学基础30讲。26丨养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27丨父亲的旗帜: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
见:儿童的大脑与心理的发展不是匀速变化的,而是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学习与之匹配的最敏感的能力或行为可以事半功倍。家庭教育更好的方式是权威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结合。以权威设定底线,一旦孩子越过底线,就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以民主给予空间,允许孩子在底线之上的空间里面自由行为。父母共同参与,把母爱和父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孩子在刚柔并济、和谐完美的成长环境中,在更多的安全感和征服感中健康成长。
父母的教养应以儿童青少年的脑和心理发育为前提,关键期是指,对发展特定能力或行为最敏感的时期,也称最佳期、敏感期等。因为儿童发育的关键期时间很短,一旦错过就很难补回来。抓住关键期,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给他们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拔苗助长,将更有助孩子的成长。
儿童的大脑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因此学习能力很强,但因其大脑还在发育中,其自控力、专注力等高级功能还存在着缺陷;如果没有外界的约束,可能会因自控力和专注力较弱,而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虎妈蔡美儿源于东方的权威型养育方式,给孩子制定的十大禁止家规,因是专门针对孩子自控力、专注力等弱项,而提供的外界约束和督促,不仅行得通,而且是必须的。
家庭教育更好的方式是权威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结合。以权威设定底线,一旦孩子越过底线,就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以民主给予空间,允许孩子在底线之上的空间里面自由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父亲对孩子性别认同、性格形成和社会角色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孩子的主动模仿来获得的,性格塑造需要父母的互动。父亲不仅是孩子性别认同的模板,也是孩子社会认同的榜样。孩子的世界观,他的交友、婚恋、职业选择,以及他的使命、生命价值等等,都有父亲打下的深深烙印。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均该参与,但分工不同。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感:
思:
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