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寒假的成长手册里,一句熟悉的话又映入眼帘:如果桐桐宝贝在吃饭上能有进步,就更好了。
每次听老师“控诉”:饭在嘴里,她半天咽不下去......我就投降了~~~
在家里吃饭,也常常都会剩。
要是吃了零食,那么,上饭桌对她来说就像酷刑一样煎熬~~
你以为是零食惹的祸吗?我本来也以为是!
可是,幼儿园并没有零食,她还是吃不下饭。
而且,有一次约了几个小伙伴去看电影,拿到爆米花后她们旋转、跳跃着恨不得一口吃掉,电影还不到一半还真的吃完了——除了我女儿还是满满的一桶!!!
最终,我的结论是:孩子胃口太小!(因为再喜欢吃,她都吃不多)
可是,她1岁多点的时候就能吃9个饺子(比她大3岁多哥哥也只能吃3、4个),每顿吃两碗饭,又怎么解释呢?
更何况她是从我这样一个这么能吃的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胃口小应该不是遗传的吧?(去年有一段时间因为加班大家每天吃盒饭吃到吐,然而,同事们却看到我差点把盘子都舔干净,然后,他们拍下照片宣传这个重大发现。我告诉他们,我每一顿饭都是吃这么干净的!于是,他们当场决定跟我绝交!!!—凭什么我们都吃不下,你还吃得津津有味?!)
不是零食惹的祸,也不是胃口小,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我无数次的观察和分析,终于发现,原来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挖坑,让孩子往里跳!
什么坑?
一、我们给孩子挖下的“坑”
家庭教育,包括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1、饭桌上的“负能量”
女儿1岁半以前,我们是跟比她大3岁的外甥住一起的。那时候,外甥吃饭的状态是:追着喂饭,求着、哄着吃饭,或者提条件、提要求才吃饭。
——在1年多“眼见为实”的熏陶下,相信女儿更多的感受是:
吃饭原来这么痛苦,要不然哥哥怎么这么抗拒?
2、吃饭“拉锯战”的榜样
而小时候主要负责照顾外甥的婆婆,每次总会把剩饭菜摆在自己面前,然后默默的吃面前的剩饭菜。
先生每天饭桌上的任务就是:劝婆婆多菜,提醒婆婆多吃肉,强行给婆婆夹菜并“下令”一定要吃完......
每天就这样上演着吃饭“拉锯战”。
刚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我,看到这个场面,突然发现不饿了~~~(要知道我可是生活在吃饭靠“抢”的家庭氛围里面的)
气场散发出来的隐形能量,似乎可以侵蚀每一个人的食欲。
3、“美食节目”的反面教材
前面说了,我是个连盒饭都吃得干干净净的人(恨不得把烧菜的姜和蒜都吃了),对于婆婆做的菜,更是口水直流(婆婆烧的菜真的很好吃啊~~味道比起我家好多了)
每到饭点,婆婆一个菜一个菜的端出来:这个菜盐放多了,那个菜没做好,这个是剩的......(这画风,跟我妈完全相反啊,记得我妈是一个水煮青菜,都能说成人间美味的人)
听婆婆介绍完,发现好像真的没这么好吃了呢~~~(就像我们会因为美食节目和美食图片流口水;也会以为饭桌上有人吃完一口菜:太酸了!而再也不敢再动这道菜)
我们说的话,最后会成为孩子内心的声音。这也是孩子胃口不好的原因之一。
4、我们的焦虑和控制
看到孩子体重总是不达标,身高也只是勉强达标,我也变得着急起来:
给孩子定任务,必须吃完这碗饭,才能下饭桌。
不吃完饭,就不能跟我出去玩!
而婆婆常常站旁边盯着,时不时的“指点”:快吃,加油,还有两口就吃完了,吃完了我好洗碗......
于是,孩子干脆说:奶奶喂~~~
婆婆说:你自己吃啊,你都长大了,可以自己吃了(边说边拿起筷子喂~)
我们的控制欲,就像一块挡板,挡住了食物在孩子身上流通的通道。(所以,半天咽不下去)
当孩子耳濡目染的体会到了吃饭带来的痛苦的感觉,当吃饭变成了一项任务,就只能靠激励和毅力才能完成了。
意识到孩子掉入了这么深的坑里,我以为她再也爬不出来了,直到这一张图
二、激发食欲的根本方法
对食物的欲望,是人的本能;但是孩子的这种本能,却被我们一点点破坏了。所以,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就是重新去把孩子被我们打压和埋没的食欲,一点点激发出来。
1、什么是“食物金字塔”?
一天晚饭,我突然想起之前给女儿看过一张食物金字塔的图:妈妈想起了我们之前一起看过一个装了好多好吃的金字塔图,你还记得吗?
——什么金字塔?
就是一张三角形的塔,第一层是主食,就是我们早上吃的馒头、包子、面包,还有现在吃的米饭(这个顺序不能反了,如果先说米饭,后说馒头的话,她们就会突然说现在就想吃馒头,我已经摸透她们了,哈哈~)
——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对吗?
对呀,蔬菜和水果主要补充维生素的,宝贝还记得呀,太棒了。那第三层是什么呢?
——第三层是牛奶和肉
对,牛奶和肉里面含有很多蛋白质。那最后一层,第4层是什么呢?
——不知道,忘记了!
第4层呀,是我们菜里面的盐、油等等这些调料,因为吃的太少,难怪你会忘记。
还有,零食也是第4层。
形成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我们共同关注一件事情,所以,先把孩子代入我们要进入的状态中。
2、“食物金字塔”的形状
那你知道我们的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的吗?
——三角形
对,第1层最宽,第二层就变窄了一点,第三层就更窄了对不对?
他们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窄呢?
——我也不知道!
因为呀,第一层的主食是补充能量的,我们要吃很多主食,这样就有很大的力气了(用手去笔画宽度)
第2层是蔬菜和水果,是补充维生素的,我们也要多吃点,这样就不容易生病了。
第3层,刚才我们说是什么了呢?(让孩子有参与感,激发她主动思考的习惯)
——肉,还有牛奶
嗯,它们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
对,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的,而细胞就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你们每天补充蛋白质,就会长得越来越高啦,越来越大了。
——像爸爸妈妈这么高吗?
对呀,但是呢,蛋白质没有蔬菜好消化,所以我们不能吃多了。你看,在金字塔上,它在蔬菜水果的上面一层,要窄一些对不对。金字塔越宽的地方,我们吃的就越多,越窄就吃的越少。
第4层是尖尖的,是最少的,所以我们菜里面放了很少的盐。我们的零食也是第4层,所以也吃得很少,对吧?
把孩子本能的生理需求,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1次给孩子介绍金字塔的时候最好说的详细些,下一次就可以忽略前面这两段了)
3、吃掉一个“金字塔”
这个金字塔太神奇了,他知道我们需要些什么呢。
那现在我要在肚子里面搭一个金字塔了哟,你要不要搭?
——我也要搭!
首先搭第一层,所以我先吃米饭,这样就有力气往金字塔的上面爬了;
然后吃棵油菜,这是第二层;
再吃口米饭,把第一层搭宽一点,这样第二层就有地方搭了;
第二层刚才我吃了绿色的油菜,这次我要吃橘色的南瓜了,这样我的金字塔就是五颜六色的,好漂亮;(食物的多样化)
又吃一口米饭,这样第一层就更宽了。(主食是根基)
哇,我要搭第三层了,吃块橘黄色的兔肉
菜里面有盐和油,所以第4层也搭了,那我的塔都有四层了,好高啊!
那我赶紧再吃口饭,把第一层搭得更宽,这样我的塔就更牢固了;
第二层我刚才吃了绿色和橘色,现在我吃点黄绿色的芹菜。
......
哇,我在我肚子里面塔了一座很大、很高,而且是五颜六色的金字塔,太舒服了!
(在这一步里面,基本没有跟孩子进行对话了,而是边吃边自言自语的介绍,让孩子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去模仿和感受食物带来的美好感受就好了,让孩子没有压力的去享受美食)
生活处处是教材,所以,我们的“教材”也要回归生活(实践起来),才能内化成孩子的知识。
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上搭,不知不觉我们就一起把饭吃完饭了。
孩子也很满足的摸一摸肚子,收拾了碗筷就去搭积木了。
我灵机一动,又继续跟孩子互动:
4、搭一个刚吃的“金字塔”
我来搭一个我刚才吃饭的金字塔,你们也来搭你们的金字塔吧!
第一层是米饭,我吃了好多米饭,所以我需要很多块积木(没有白色的积木,我用黄色来代替)
第二层,我吃了比饭少一些的绿色油菜和橙色南瓜(绿色积木和橙色积木)
第三层是肉,我吃的比蔬菜少一些
第4层是油和盐,他们只是包含在菜里面的一点点,所以只要一小块积木
好了,我的金字塔搭完了,五颜六色的,好不好看?
牢不牢固?
你们的呢?
我们来看看,姐姐的也是下面最宽,然后越往上越窄,很牢固。
妹妹的呢?
妹妹今天吃的米饭有点少,所以第一层不够宽,我们来试试,它牢不牢固(不小心碰一下就倒了)
用多米诺骨牌来搭会更形象,它不像积木这样可以扣住,所以只要结构不牢固,就很容易倒,孩子也就更能直观的体会我们人体对食物的需求。
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我下班回来,她们就高兴的告诉我,她们今天吃了一个牢固的、五颜六色的金字塔,肚子很舒服~~~(终于没看到剩饭了)
三、教,是为了“不教”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大越让家长操心,而有的孩子越大越懂事?
1、孩子真的需要什么吃什么吗?
这个方法看起来好像有点麻烦,但是,相比之前每一顿饭的“拉锯战”,这点“麻烦”微乎其微。
其实关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谈到过,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是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所以,其实我们只需要提供食物,吃什么、吃多少让他自己选择就好了。
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也相信这是孩子本能的需求。
但是,在一个纯净的环境里面,也许人的本能需求能够展示出来;而当环境中存在太多干扰因素的时候,真正的需求可能会被屏蔽。
举个例子,我们成人自己(特别是女生),往往会发现促销时候冲动买下的许多东西,最终都没有用,许多衣服连吊牌都还没拆,但是当初就是忍不住买下了。(说明并不是真正的需求,只是被外界的诱惑迷惑了,所以,我们买衣服的举动,并不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
那么,当零食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控制不住吃零食不吃饭,实际上,从生理上说他也并不需要这些零食。
所以,当孩子真正的需求和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匹配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孩子去发现她真正的需求,并满足这份需求。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是放任不管;当然,引导,也不能是控制。
2、“教”最终指向的是“不教”!
回想我父母在我们饮食上的引导,跟这个食物金字塔如出一辙。
我想,这也是我常年在外,即便是一个人,也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原因;(怀孕的时候每天中午自己一个人做饭、吃饭,我都会保证一荤一素一汤)
这也是两个孩子从怀孕到现在,各项指标一直都非常好的原因;(保持营养的均衡,比起失衡后再到处灭火更省心)
这也是我生完孩子第三天就恢复孕前身材的原因。
因为这个“金字塔”已经内化成了我的需求(不需要任何人的监督),搭一座三角形的金字塔,是最牢固的(我身体的感觉是最舒服的),而要搭美观的金字塔,它需要是五颜六色的(满足食物的多样,以及享受食物的美好)。
我想,教育是否有效,就看是否已经内化成孩子身体的一部分。
真正的教育,最终应该是要指向“不教”,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