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似乎是被看不起的,可是,我总觉得读总比不读好呀。不能读的时候,听也不错。现在听书软件太多了,只要有一颗想学习的心,总能学起来。嘿嘿,扯远了。
讲真,我还是最喜欢读,文字给人的感觉更深刻。而比起手机,一卷在手更享受。
没有时间咋办呢?那就随身带着书呀,准确地说是带着杂志,或者散文集啥的。总之,要篇幅短小,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今天,随身带的是《特别关注》,读到的两则小短文让我眼前一亮,仿佛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了闪亮的星星。
一、不欺天
人在做,天在看,"暗室休言人不见,此心才动鬼神知"。
春秋时期,卫灵公夜里听到马车行驶的声音,经过宫门时,马车停下来片刻,又疾驰而去。
夫人南子肯定地说是大夫遽伯玉。卫灵公不明就里。夫人说:"臣子经过王宫门前要下车致敬。白天大家都能做到,夜里就不好说了。蓬伯玉是有名的贤人,一定会遵守礼节,尽管夜深人静,他也不会破坏规矩。"
翌日一问,果然是蓬伯玉,他就是不欺天的楷模。
二、大脑在书写
《巴黎评论》曾采访作家亨利·米勒,问他平时是如何写作的。
米勒回答,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走路的时候,刮胡子的时候,或者干着其他随便什么事的时候,其实大脑都在书写。而等自己走到打字机前的时候,实际的情况已经和转账差不多了。
第一个小短文,说的就是君子慎独吧,这其实应是我们做人的根本。第二个,则令我很佩服和向往,也给了我启迪,可以跟他学一学吗?
开卷有益,碎片化阅读走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