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说故事的机会,以自己为原型,记事本一样,说了有关生命中的一些片段。这一个个记忆片段,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如果没有一张地图,将所有的零件拼凑起来的话,就是一堆杂乱的积木,看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完全不知道这个可以组建成一辆车,一架飞机,一艘船或者一座房子。而我缺乏的就是从这些零零散散的事件中,找出线索,连成一串,发现这故事的主线。
我们都知道,不管电影、还是小说,故事中主角也就这么1到2个人,而且故事的主线也就1到2条,否则读者完全会被复杂的关系绕进去,而迷失其中。可我们实际的生活,自己是唯一的主角,可又何尝是唯一的主角的,在家庭中,在公司,还是在社会,我是那个我吗?而故事主线,完全没有一条主线。就每天写作,我倒是在坚持;而看书呢?每天都会草草地看一些帖子,视频,还有文章以及新闻。可这些零碎的信息和知识,又能给我什么成长的空间呢?看书如此,很少能够完整,而且反复地看一本书;跟旅行一样,走马观花地看一朝便完事。写作本身的内容,也跟我自身的性子一样,随性,完全不去注重行文的章节构造,写得随意,写得坦然。而本身旅行,我也很少有那样的规划,就跟朋友出去,只是定了大致的目标和方向,中间的过程,完全是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惊喜,接受惊喜,放下所有的完美,接受这不确定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这种没有被安排,随性地往前走,先妥妥暴露我的本性。
这让我想起了,在大学时,一次,年级辅导员问道:“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不爽后怎么办?”我不知道为啥记得这么深刻,我的回答是:“大不了换一份工作呗!”不委屈自己。尽管胆小怕来事,一旦遇到非常侵害自己本性的时候,出于一种本能的保护,会将自己如蚕茧一样把自己包裹的严实,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藏在深处,永不给外人见到。于是,外表跟世界妥协了,表面上,开心从容,说客套的话,做乖巧的人,披上了一张面具,可能连自己都不认识。而内心紧张地看护着自己的内心,怕受伤害。
因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就着性子,所以有些避世,尽管表面上放浪形骸,实际上喜欢做一个避世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孤独寂寞,才会出去,跟人打交道。人间烟火,还是必要的,可是我又时刻警惕着,对于很多事情完全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跟人相处融洽,特意装作无所谓,感兴趣的样子。曾经地自卑,让自己在跟人的行为处事中,处处小心,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方式,可终究因为规矩也常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那个时候,就完全随着性子走,或者说直接看心情。
如果要说我的前半生,一个词总结的话,流浪。心在流浪,经常彷徨,因为完全没有方向。而很多情况便是,随波逐流。不去判断形势的好与坏,抓住当下努力而行,每有新鲜的东西,不犹豫,欣然往之。于是乎,学而泛泛,行而不专,坐立而不安,心惶惶。
当一篇心流的文字出现后,再回头看,已经不知所云。读起来顺畅,只是再去理解,能寻到内心片刻的身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