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中,生肖虎位居第三。一天有十二时辰,十二地支配属寅时,寅时为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寅时,是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的时侯,因此,寅时同虎搭配,称为寅虎。
远古时候,排列十二生肖,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重新补进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从前的老虎只是一种默默无名的动物,他拜猫为师,学习技艺,习得抓、扑、咬、煎、冲、跃、折等十八般武艺后,打败许多高手,一跃成为雄霸山林的勇士。虎因此得到玉帝认可,补了狮子空缺,坐上生肖排行榜第三把交椅。
老虎靠实力称霸山林,奉玉帝旨令,上天战胜勇猛无比的老鸦,下凡打败狮子、熊和马后,玉帝在虎的前额刻了三条代表实力的横线。东海龟怪骚扰人间,大地汪洋一片,虾兵蟹将作恶,虎奉旨咬死龟怪,人间重归太平。玉帝记功,在虎的额头又添了一竖,一个威风凛凛的“王”字形成,虎成了名副其实的王,统管百兽。
关于虎的传说渊远流长。上古时期,灾难突然降临人间,只剩伏羲和女娲。为繁衍人类,伏羲以草帽遮面,女娲装扮成老虎,以滚磨为媒,结拜成亲,才使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山海经》记载,很久以前,技艺高强的神荼和郁垒两兄弟驯服虎群,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守护桃林。收获季节,一群恶鬼结队冲上山来,想要霸占成熟的桃子,兄弟俩率领群虎奋起反抗,哥哥用桃木棍将恶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恶鬼绑住,让老虎将恶鬼吃掉。这样,神荼和郁垒被后人尊为门神,吞吃恶鬼的老虎成了人们心中的保护神。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威猛、坚强、勇敢的老虎专食恶鬼。
黄帝大战蚩尤,训练猛虎组成大军,击败蚩尤军队,炎黄部落最终战胜蚩尤,老虎成了炎黄部落的图腾之一,象征勇猛与力量。仰韶文化中,龙虎图案代表了力量与尊贵。楚国的虎图腾,代表正义、勇猛和威严。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和殷商的青铜器兽面,与虎的形象相似。虎形象出现在古羌戎族,在西南地区最为流行。《跳於菟》(就是《跳老虎》)民俗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青海同仁县的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举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活动。直到今天,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仍将虎作为图腾。
唐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白虎是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而得名。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白虎为四方神之一,成了道教的守护神。古人认为,世间生灵有生就有死,有生灵消亡才会有生灵降生。生灵死亡,经地府审判就可投胎转世,这样轮回才会圆满。虎主杀戮,好战成性,自然成了生死轮回的主要执行者。
王者当存雄霸之气,藐瞰群雄之心。生肖虎者,外表不怒而威,深具自信,性格刚毅顽强永不低头,凡事不完成绝不甘休。因此,寅虎之人外柔内刚,好勇好义;为人善良,舍己成人;侠肝义胆,好出风头。富男子气概且热情勇敢,做事积极大胆,易专断独行,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为人慈悲心深,有舍己成人之气概。有时又颇具叛逆性,往往过于自信而无法与他人协调沟通,且多缺乏浪漫情调,做事难以持久。
云从龙,风从虎。怒吼千山震,一鸣百兽惊。吊睛白额,仪容威猛,骨骼雄健,花纹斑驳,睥睨大千,王者之风。虎视眈眈、谈虎色变、放虎归山、骑虎难下,单看成语就让人生畏。不过人毕竟是万物之灵,也不必谈虎色变。武松景阳冈上醉拳打死老虎,被称为打虎英雄;刘基《说虎》里,力大爪利不懂智慧的虎,反被人捕杀;冯梦龙《今古谭概》中,黠猱媚虎,小小的猿猱都能把虎置于死地,何惧之有。只是如今,全球野生老虎濒临绝迹,老虎屁股都摸不得了。如你不信,打打试试,弄不好就把你打进牢里。
寅是敬畏、惧怕的意思,《说文解字》:寅,居敬也。《尚书·周书·无逸》:严恭寅畏,天命自度。虎是权力、力量的象征,有虎符、虎臣、虎士之说。人们把一些日常用品做成老虎的形状如布老虎、虎头鞋等,相信这样可以驱邪避凶。人们还习惯用生龙活虎、虎头虎脑、将门虎子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百兽之王的虎不再是人人惧怕的伤人猛兽,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人们喜爱的保护神,崇虎文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观念。
这就是十二生肖排名第三的寅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