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在阅读和聆听时,通过提问来提高推理分析能力。
全书总共十二章,但由于脑袋不够用,所以只能计划以每一章来写一篇笔记。
笔记内容以当时的理解、消化、再以自己的文字重新输出为主,如有理解错误,欢迎指正。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让自己一直反思的事情,那天早上经过一家水果店看到有一些桃子,有点想买但又担心桃子不甜,于是问了老板这些桃子甜不甜的,老板二话不说:“甜!都很甜的!”。获得了期望的答案后,没有犹豫便把桃子带回家,而桃子却是淡而无味的。
虽然是一件生活的小琐碎,但是思维上的盲从却使我震惊。人的一生需要做无数个决定,那些决定的质量会影响你人生的质量,因此当时的我便下定的决心要好好学习批判性思维,而刚好书架中发现这本我和太太连第一章都没看完便躺在书架上的《学会提问》。
1
首章的内容环绕着“批判性思维”开始,那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通常有着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在阅读或跟别人交流时,总喜欢以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对方的观点、结论是否真实可信,或者能否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不是随口说说。
他们的价值观是找出真实的答案,让自己不断进步,而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来到处跟别人争论。
他们思想开放,愿意与不同观点的人讨论,希望找出更好的看法、结论,做更好的决定。
引用一篇网络文章对此的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的态度:不去害怕有名的作者,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探索和质疑。” -- Paideia
回想起童年时,父母、老师都好像不太喜欢你问他们太多的问题,更多的是希望你记住他们所说的话,做他们所想的事情,这便是乖孩子了,倘若你跟他们争论,那可能会被说成是个坏孩子、反叛、不听话,轻者挨骂、重者挨打,慢慢的学会了服从的心态,对着权威的人抱着少说话、多做事,少说少错的心态,最可怕的是这种思维通常都是由上一代传到下一代,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
为什么要拥有批判性思维?
我认为是“做正确的决定”,举几个例子:
1)你在网上看中了一个产品,店主把产品描述的精美绝伦,你会相信店主的推荐立即购买吗?对于其他买家的评价,你也会全信吗? 对于错误的决定,可能代价只是金钱和时间上的损失。
2)假设你准备买房子,你会选择听房地产销售还是一些房产领域专家的推荐?如果你选择听房产专家的建议,哪他们的建议是否真实可信,能跟市场预期一样?如果都不是那你会怎样在买房子上做选择? 对于在买房的例子上,错误决定的代价会是一笔比较大的金钱损失,但钱丢了是可以赚回来。
3)假设你是一名国家领导人,不幸地在你的国家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持飞机的事件,机内用100多名乘客,对方要求一个天文数字的金额,并把早前被关起来的恐怖分子同伴释放,等飞机到了他们指定的地方后,便会释放机师和乘客让飞机飞回你的国家,否者引爆飞机上的炸弹。你身边个各个重要大臣向你提出不同的建议,哪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你会怎样做决定? 这次的决定牵连到人命,只要有一点出错,100多条人命便随即失去。
以上的例子其实想表达,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做大少不一的决定,当然你可以问一些朋友索取意见,但这些意见是否对你最适合,这个没有办法知道,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然后在去实践才能得知结果,假如有一天上帝给了你一种力量让你去毁灭世界,请记得第一时间问问祂:“为什么?”,而不是立即便去做。
3
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式:淘金式思维
最近小明要参加一个线下的大型课程,讲师是该领域的一名很有经验的专家,而小明刚好正在学习批判性思维,所以想试一下用新一种思维去学习,看会不会有不同的收获。
课程共历时四个小时,讲师讲述了很多大量的干货信息,小明身旁的参加者都把各自带来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的满满,几乎讲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写下,如果是以往的小明,他也会跟其他人一样,四个小时不断地做笔记,但这次他并没有。
小明在参与课程之前做了一些资料收集,提前了解到这次课程的核心主题,并对主题做了一番研究,把一些不明白或不确定的关键信息记下笔记,看看在课程上怎样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在课程进行途中,小明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用在笔记记录,反而是留意着讲师怎样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提供有力的证据,他细心聆听且分析着这些论点有没有被带入个人立场?是否真实可信还只是讲师的个人观点?有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撑? 小明对这些有质疑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
批判性思维并不会因为对方的学历、地位、经验比你高就代表他所说的话一定有理,就算对方是老师或者著名作家,只要你发现他的论点有疑问,尽管向他提出你的问题,只要对方的论点是真实可信、符合逻辑,定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所以,在课程的尾段问答环节,小明主动地提出了自己整理和分析过的疑问,与演讲者有了对话的机会,对课程的内容不再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是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来对知识深入的探索。
上述故事中,小明其实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内的淘金式思维,該特点是读者与作者不断的进行问答互动,通过提问来对作者的观点理解与分析,从而找出自己最佳的结论。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但能够深刻地把知识记住,更能对知识的内在进行探索,找出核心的价值。
在阅读时也可以使用淘金式思维,阅读前先写下一些问题,遇到作者有问题的观点在傍边写下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书中找不到有关的解答,可以查看同类作品其他作者的看法,也可以网上搜索更多的资料来让自己更有效地进行分析,然后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淘金式思维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吸收信息之前,先搞清楚信息的真实性!
4
要理智讨论,不要情感争论
要做到批判性思维我们需要克服一个人性的弱点 “自我防御机制”。
卡耐基先生在人性的弱点曾说过,当人的自尊被侵犯时,身体会产生一种防御并带着攻击性的情绪,向对方反击,无论对方是有意的或者是无意的;是善意的或者是恶意的。对他来说并没什么区别,因为他的情绪已经被带进事情中了。
有没有试过跟朋友讨论最近哪一部电影好看,或者旅游去哪个地方好,然后各持己见,互不让步,最后变成吵架收场?
情商不高的人被质疑或不被认同时,越容易产生自我防御,你跟他们说什么道理基本上都听不入耳,所以如果你要以批判性思维跟他们讨论和提出质疑时,要先考虑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采取一些谈话策略让谈话能继续下去。
1)先耐心听完别人的观点并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如果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礼貌地问对方,能否举一些例子或者有没有其他更简单一点的说法。
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说活时被人打断,而且话都未说完便被质疑,这只会让当时人不爽。
2)如果对方很坚定自己的观点时,可以试着问会不会有某种情况或者什么证据可以让他的观点产生改变。
3)如果双方的结论都不够有力时,可以先暂停一段时间,让各方寻找更佳的证据来支撑各自的结论。
4)尽可能找出一些双方都同意的观点,然后照着这个方向试着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结论。
5)被对方质疑是一个验证自己结论的好机会,可以问一下对方能否指出是那些证据不足。
很多时候自己是很难看见自己的错处,当别人能够善意地指出你的错处时,一定要好好珍惜。
最后,对别人批判前先对自己进行批判,要让自己意识到你是来为了找出更好的方法或结论,而不是为了争论。
先打开自己,别人才会愿意为你来打开他们的内心,对话才能继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