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园,面对的是一群懵懂未知的孩子。需要的是爱心和耐心,他并不需要多大的知识量。需要像妈妈般的细心呵护和关爱。当做了培训学校,感觉自己的知识真的太少太少,因为面对的是大一些的孩子,也就是说上小学甚至初中的孩子,他们不仅仅需要关心和关爱,而需要被输入大量的知识。就需要先充实自己,因为想要倒给孩子们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
写一篇文章,做一篇演讲,都需要很大的知识量,需要很多的知识积累,有输出必须有输入,没有更多的输入的累积,哪能输出更好的精彩。
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学习演讲,学习写作。也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总感觉自己进步不是太大,别人一年就蜕变,华丽转身。而我老感觉自己踏步不前,进步的不多。写文章的时候老感觉,不知从何下笔。所以就强迫自己从最简单的每天日常生活琐事写起,哪怕是记流水账也坚持写。也感觉到了有所进步。面对镜头要讲一些东西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该从何入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里没底。去年秋天刚刚接触阅读书房的时候,面对老师对一本书的讲解,我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听了一遍又一遍,听了10多遍还记不住。当让自己去梳理导图的时候,还是对这一本书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架构,前言不着后语,虽然书也看完了,但这对一本书的知识架构没有完全的理顺。
不管怎么说吧,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说看完一本书我会知道先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在了解这本书的故事梗概,人物情节,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最后总结升华以及一些知识的拓展。
活到老学到老,每天都在进步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