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希望大家都充满活力。
昨晚,我参加了一场女性创业实战研习社的团辅活动,今天的分享围绕早期创业者可能面临的定位问题来展开聊聊。
这里所说的早期个体创业者,是指那些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积累,渴望将自身技能或服务通过营销策略,实现个人价值变现的人群。
他们中,有的人仍保留着主业,开始探索和布局事业第二曲线的可能;有的人则已经全身心投入,踏上了个体创业的征程。
对于这类创业者,他们常常会面临以下发展定位问题:
1)刚萌生探索第二曲线的想法,但对此认知尚浅;
2)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看不到发展的可能性;
3)定位选项众多,不知道选择哪一个;
4)即便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位,也不确定实现路径,或者希望优化现有方案,避免潜在问题。
接下来,我将结合其中一位案主的实际情况和共创成果来进行分析。
这位伙伴,简称她为M。自2019年起,她开始付费学习家庭教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线上训练营教练、线下课程导师、课程研发以及平台系统设置等。
她表示,虽然已确定大领域为家庭教育,并以为自己想成为导师,因此选择学习心理学。
在实际运营中,发现交付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交给他人。
接着,她又发现招生阶段并不顺畅,于是又转而摸索营销。
这一过程中,她始终感觉没有找到自己特别热爱的细分定位。
在团辅活动中,其他伙伴针对她的某个问题提出共创反馈。经过一番讨论,她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优势:
1)富有创造力,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所在,并洞察核心;
2)擅长项目整体运营规划;
3)她个人更愿意操心整个平台的发展,并致力于设计商业闭环。
最终,她的定位确定为——成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里导师们的商业变现教练。
结合这个案例,会发现她属于上述的第3类人群——定位选项众多,犹豫不决,不知道选择哪一个。
这类人往往会在各个方向尝试,不断踩坑,难以找到深耕的领域。
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可结合过往的个人经历,运用教练技术中的“逻辑层次”梳理出上三层(使命、愿景、价值观),从而找到既擅长又能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心流感的选项。
这样一来,他们的内心会更加笃定,通常一年内个人事业定位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谢你的阅读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