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慢”下来,让心不要那么浮躁

“慢”下来,让心不要那么浮躁

作者: 崔恩熙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1:59 被阅读0次

很早就跟合伙人有个共同成长的约定--每周坚持写三篇文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坚持,更确切的说是就从未开始。因为平时没有写作这个习惯,人一旦有了某一方面的优势,通常很难去转型做不擅长的事情,会让自己不知不觉的处于自我的舒适区。

在这里我要啰嗦的解释一下“舒适区”,虽然跟主题没太多关系。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舒适区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人们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使人们处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常常感觉放松,不愿被打扰,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自己的为人处世模式。例如,有的人有强烈的利他意愿,有双赢思维,善于协作增效;而有的人不愿和陌生人交谈,不愿被人批评,不愿按规定时限做事,不愿主动关心别人…总之,人们处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领地。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对现状充满着一定的满意度,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其行为表现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看完这两段,大家对号入座一下吧,如果发现自己处于“舒适区”,那得适当调整一下啦~这种状态不知不觉就会让一个人颓废成渣渣

回到主题-“慢”下来,让心不要那么浮躁

最近学校经历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期间伤心难过过。而现在,已豁然开朗,从中也悟出一些道理,现在回想起来,对一些人与事充满感恩。感谢给予挫折的导师;感谢女朋友在自己伤心的时候默默陪伴;感谢高中的班主任,前几天给我打电话,交流了一些想法。其中有一点就是告诫我慢下来,他的原话是“你们年轻人,要懂得慢下来,慢是一种优雅,是强者的品质,最近还熬夜不?年轻不要透支身体..”

“慢下来”,这几个词萦绕在脑海,一幅幅画面也在眼前闪过

“这段时间里,啥都不要做,在工作室里安心读书”这是我研究生导师对我的教育,然后导师推荐了一些书让我读。那段时间里我也的确是待在工作室里看书,但那时候更多的是忌惮导师。回想那段时间,自己很不适应。导师推荐的几本书,有几本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然后就去书架上挑自己喜欢的书看了,期间根本静不下心来,断断续续的勉强看完几本导师推荐的书.....待在工作室里的那段时间,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导师一些理论的熏陶。现在回想一下,那段时间里就是在培养一颗安静的心,让一颗躁动的心慢下来。

导师也多次说我“互联网中毒太深”、“互联网太浮躁”。的确是,“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些响亮的口号,各种“有利”的政策...鼓舞着一批批大学生走向了创业的道路..我也一不小心踏上了这条路。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预料的。

从大公司到加入创业公司再到自己创业,成长的速度太快。但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变得浮躁。

为啥会觉得创业让我变浮躁?原因太多...我讲一下我的视角

1.互联网初创公司短时间里不能给你一个清晰的定位,却时刻鞭策你前进,让你在混乱中成长

创业公司,人才储备不足,招人难,很多职位都空缺。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可能担当好几个角色。这种状态下的确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但更多的是会消耗你的脑容量。你会发现太多事情要做、太多事情不懂、太多事情要去学习...即便你学习能力很强,要是你不能坚持或者不具备坚持的能力,你又能有什么沉淀呢?有些时候时候面对未知,你的思考力会慢慢下降,你会觉得累,慢慢会想尝试逃避。面对投资人与外界的压力,你需要快速前进,你的内心难免不浮躁。加入创业公司的员工,很多顶不住这种压力与氛围,多数也会跳槽....我也经常会跟身边的好朋友说不要轻易加入互联网初创业公司,尽可能的进大公司让自己系统的学习一些东西,积累一些技术与人脉,沉淀一番之后再去拓展其他能力也不迟。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刚入百度实习时候那段经历,一开始是多么的兴奋、也有那么一点自豪感。但是当我去到北京百度大厦,在里面绕了好几圈然后迷路....去食堂吃饭黑压压的全是人..那种渺小感让自豪感荡然无存。那段时间里,我特别刻苦,跟着两位导师努力学习,白天完成分配到的项目,还主动加班自学到10点多,多次错过末班车,好几次还傻乎乎的追着公交跑....那个时候是心是多么的安静...自己有个清晰的成长定位,并且所处环境也能满足成长需求。

2.互联网初创公司,多数不具备清晰的产品定位与商业模式,经常变化着讲故事

互联网初创企业产品定位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类

(1)从自身需求出发,希望并认为可以找到同类,帮助这些人解决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他产品定位的来源;

这种思维也是我没读研没接触用户研究的时候,很惯性的思维模型。那个时候还没有创业的概念,但是人比较爱折腾做点东西玩。比如上课经常不小心睡着了,我就去开发了一个要是用户一趴在桌子上就报警的app,做完后还认为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有这个需求...

(2)从观察者角度出发,揣测他人可能存在的需求,并试图利用市场来验证产品定位;

(3)从自身的优劣势出发,通过市场调研去了解可能的需求,并着手通过搞定产品来获得市场,这是第三种定位来源。

这种通常是在某一行业里有经验或者有资源的人,想借助互联网规模化

无论哪一种产品定位方式,前期的定位多数是创始人做决策,都会没那么系统化,后面在验证的过程中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要是预期太高,挫败感太强,会时刻动摇创始人的判断,产品的定位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创始人会急躁,下面的团队会跟着迷茫进而浮躁。之前听朋友说过,他接触过的一家创业公司,产品在短时间里换了n个形态,导致开发人员怨声载道,产品迟迟不能上线。

互联网产品开发成本相对较低,门槛也比较低。很多产品或许就是一拍脑袋得来的灵感,自己本科几年里经常这样做了玩,很悲哀到现在也没做出多棒的产品,有些时候或许想法的确挺不错的,但是都不具备坚持的能力,但更多的是一个急促的开端,不负责任的收尾,因为成本低,就是定义为做了玩一玩嘛。而现在很大一部分人创业做个产品,也是为了辅助讲好一个故事...

相对传统制造业产品研发,开个模多的可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条流水线不能轻易更改...他们哪敢草率的做产品定位。读研期间我也见工作室里做一个传统的产品,光前期研究阶段都要一群人做几个月...我也很迷惘的问过一些很急功急利的问题,比如“有没有一些简化的方法流程,快速探究出一个机会点”。换来的是导师的批评教育。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是纯粹的定义在流程优化上,新方法探究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我身上却反映出很大的问题:充满浮躁,面对未知迫切想解决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哪怕有好的解决方案,我也是不能总结出来的。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不然,一切的才华反而束缚自身的发展。

没有清晰的定位与商业模式,互联网创业公司只能靠融资维持着,然后不断的去验证市场,不断的去打磨产品。这期间为了拿到融资,为了维持团队,创始人得有多的大压力,再苦再累再艰难他们也要努力讲出一个好故事。

3.各种创业故事与创始人秀

在创业初期,往往人、钱、渠道都相对匮乏,好不容搞了一次运营尝试,结果不是很如意...ok,再换一个法子,好像还不管用,再继续尝试,这种状态就是自我消耗...期间总结问题,有些时候都不敢深究,太痛苦了。那又能怎样呢?不去尝试更没机会。所有的方法与理论也只是尽可能的让你少走弯路而已,还是要靠死磕。

这个时候创始人出去讲讲故事,出去吸引眼球,营造影响力,进而扩大产品知名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营销手段,期间出现浮躁也难免。

“看看人家做的有声有色的,咱们好像还没啥路子”,捉急捉急呀....

讲了那么多,互联网创业如何让一个人变浮躁,其中观点他人看来或许有所偏见,陈述了一些事实却没给出建议,后面我也会尝试去解答这些问题。

此文更多的是写给自己,感恩让自己成长的一切人与事,同时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鞭策。我的视角正说明了我自身存在太多局限性,修炼不够,不代表其他创业者也是如此。

最后,想说,创业者都很棒,大家加油。

相关文章

  • “慢”下来,让心不要那么浮躁

    很早就跟合伙人有个共同成长的约定--每周坚持写三篇文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坚持,更确切的说是就从未开始。因为...

  • 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吧!

    还没学习一会儿,我就忍不住打开了抖音和快手以及B站,刷着里面的小视频,在各种鬼畜搞笑美食等等的场景中流转...

  • 坚持练字第六天:练字练的不是字,是心!

    练字更多是练心。让浮躁的心慢下来,让充满工作压力的心放松下来,让忙碌的自己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在工作,生活,睡...

  • 记暑假工作的故事。

    记流水账,按着时间发展。写这些不是为了给谁看,而是让自己记下来,也是趁这个时间让心不那么浮躁。 回家已经五天,却什...

  • 定位,让浮躁的心踏实下来,坚定前行

    今年的疫情发生被困在家中,而年前又刚刚辞职,正在纠结接下来如何规划的时候,看到定位训练营招生,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 2020.2.26||姑娘,不要那么浮躁

    “这本书我要一天看完”“英语单词我要一遍就背过”“我一天就要瘦一斤”,每每听到这些话时,总想对他们说,不要那么浮躁...

  •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一起变老,一起变好

    他们的爱情似良药,治愈我们浮躁的心。 ——行歌 木心在《从前慢》中...

  • 让生活“慢”下来

    “从前慢,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这是木心先生的《从前慢》...

  • 让自己“慢”下来

    “快”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体育竞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经济发展追求“又好又快”,日常工作追求“雷厉...

  • 让学生“慢”下来

    昨天让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场考试,做的是伊川县去年的试卷,想看下这段时间的复习情况如何,结果不太尽人如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下来,让心不要那么浮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bt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