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个饭也能被传染?是的!
或许,在此次疫情之前,就餐方式并未过多的引发人们的重视。即使有人想要“分餐”而食,周围人也可能存在不理解,有时候甚至还会被人觉得矫情。毕竟,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团聚,喜欢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饭,美味佳肴桌上端,亲如一家坐一圈,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一时想要改变则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人以为,“合餐”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就餐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体现,弃用则是在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中国并非自古就是合餐。
“分餐”同“合餐”一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商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一直习惯于分餐的就餐方式,这与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密不可分,尤其是周代前期,礼法极为严格。彼时人们进食是在地上铺较大的筵,筵上再铺一张席子,一人一席,进食的人坐在席子上,前面放很矮的几案。席子的用法也有等级之分,天子铺五重席,大夫铺两重席,普通人只用一重席,所以现在的汉语中有筵席、一席之地、席位的说法,席的用法就反映了古人分餐的规则。
而到了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始变得开放,礼乐约束放缓,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变化,分餐方式也开始向合餐方式逐渐演变,到了唐代,士子登科有“烧尾宴”,新科发榜有“曲江宴”,围桌而食的场景逐渐增多。到了宋代则得到了巩固,由于适应了国人的饮食心理需求,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加强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了普罗大众的生活习惯。
因此,并没必要一直觉得打破“合餐”,采用“分餐”就是摒弃传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