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深深印刻在我们思想深处的教导,我们自己不仅践行着,更是一代代传承着。
今天,我来告诉你,“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教育最大的谎言,特别是对于积淀人生的幼年期,是毁掉孩子一生的最恶毒誓言。
曾经在教育机构带领刚上小学的孩子玩过一个树洞游戏,有个七岁的小女孩儿欣欣悄悄说过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
她是这样说的,“我觉得爸爸妈妈是不好的人”。
原来欣欣妈妈一口气给女儿报了八个辅导班,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七八点回家,欣欣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一周七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吃饭都是草草应付了事,甚至赶时间的时候,直接在车上用餐。
每次欣欣提出想要多玩儿会儿,妈妈总是摸着她的头告诉她:“宝贝儿,你要多努力,这样才能超越别人,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不仅是欣欣妈妈教育孩子的观念,而是中国大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妈妈从胎教开始,就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谋划,胎教课、学前班、钢琴班、奥术班、乐高课……唯恐孩子少上一节课,担心影响孩子一生幸福。
但这样一天到晚让孩子吃尽苦头,考上好的大学就真的能够幸福吗?
谁敢保证?
当一个民族不再为吃饭发愁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变了。
我们最该培养的不是孩子吃苦的能力,而是幸福的能力。
当前社会下,大人绞尽脑汁为孩子提供优渥的成长环境,也不要求孩子一丝回报,唯一的期望就是:做个优秀的孩子,能够考个好大学。
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带有极强的竞争性和目的性。
孩子大部分都被竞争、功课、辅导班、学习、考试、成绩所占据,依靠一个个硬性指标来判定孩子的优秀程度。
孩子的竞争性环境主要原因依然是来源于父母,一个孩子不够聪明,成绩不够优秀,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家长被这些压力所绑架,孩子则是被各种辅导班所桎梏。
在这种“残酷”的期待下,孩子变成了学习的工具,那个有温度、有思想的孩子消失了,脸上变得“麻木”。
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会将孩子的本性磨灭,让孩子麻木、家长焦虑、老师疲惫不堪。
事实上,人生没有那个阶段该为下一个阶段牺牲所有,童年不是牺牲品,更不是成年人的垫脚石,童年学会享受幸福,才能长大成为有温度的成年。
到了21世纪,不是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了,而是有思想、有智慧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们欠缺的并不是知识,而是需要具备思维、智慧及审美观念,这些东西都不是吃苦可以获得的。
这些弥足珍贵的幸福感,是父母所不具备的,父母在这方面也是匮乏的,因而作为父母,将自己童年的经验安排到孩子身上,自以为,他们童年的成功经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经验。
被现实所拖累的孩子,是不幸福的。
当孩子真正喜欢一件事情,一定不是苦苦支撑下来的,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内心的充满幸福感的,是充满巨大的满足感的。
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并不是为了让他们痛苦的成长,是为了让他们体验生命的价值,为了享受生活的幸福而来。
成年人可以体会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具有幸福感,孩子的幸福感更是超倍的强烈刺激。
希望以后的孩子有吃苦的毅力,更有享受幸福的底气。
父母的爱,对于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束缚与桎梏,家长以爱的名义将孩子绑架,成为自己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让孩子自由飞翔,我们只做他们坚实的后盾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