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读书笔记

作者: 点点云中鹤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7:11 被阅读84次

    书名:《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作者:[美]Paul Watzlawick、John H. Weakland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承诺“我会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没有变化?《改变》这本书就讲了这个问题,书中有句话特别有道理:凡事越变,就越不变。

    《改变》读书笔记

    一、变与不变

    看过很多很多跟改变有关的书和理论,都没说到点上。

    其实,“变得愈多,愈是不变”。

    二、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变与不变的悖论:「不变」是需要维持的,用暂时的「变」来维持长远的「不变」

    一台洗衣机从静止状态到旋转状态,是一种改变。但这种改变并没有改变洗衣机本身。这是第一序的改变。但是如果一位工程师把洗衣机打开,去调整洗衣机的系统,那么这就是二序改变。

    三、问题的形成

    1.可怕的简化:鸵鸟政策

    “谁觉得有问题,谁就是坏人。”

    处理问题的不当方式之一,就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对于这种否认的方式,称之为可怕的简化。

    简化的后果有二:

    其一,谁承认问题的存在,就被视为疯子,更别说问题的解决了。其二,因处理不当而制造出的新问题,使原本要改变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2.乌托邦症候群:灯下寻找钥匙的酒鬼

    过度简化者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而相对于他的另一种极端是乌托邦主义者,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负面的乌托邦则认为问题无解。

    乌托邦症候群的共同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他们无法区分问题与解决方法。

    3.悖论:死循环式的陪读母亲

    凡是牵扯到某集合(种类)所有成员的,不可能是该集合的一个成员。

    四、问题的解决:第二序改变

    决定性的行动都引发所要的解决之道----特别是,这些行动都是直接对应困难本身,而不是讨论困难为什么会发生。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不是A,但也不是非A。”

    不在局限于同一类的选择,去思考能解决问题的各种逻辑种类。

    就是各成员之间发生的事并不在意,但是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架构,以思考成员和种类的关系,以及由某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一个层次所蕴含的奇特改变。

    如果我们接受这两种理论之间的这一基本区分,那么应该有两种不同的改变:一种改变发生在某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保持不变;另一改变发生时,则改变了系统本身。前者叫第一序改变,后者叫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总不改其不连续或逻辑跳跃的特性,它在实际问题上呈现的是一种不合逻辑与悖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s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