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只能从心态和方法上入手。这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孩子们的约束。面对稍微有点难的题就去复制别人的孩子们,自己能做的就是告诉他们面对困难,自己应该有的态度,你们采用的方式算是自欺欺人式的。因为结果的圆满,只是让外界认可,而自己内在没有半点痕迹。那么结果在你这里或许赢得掌声,获得好的回报,可当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却又无所得。这种状态自己懂得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可以才用自知式。知道自己的底牌,然后一步一步去完善。有些孩子在采用这种方式以后,明显对过程的分析具备条理性,对结果的正确具备信任性。这就是很好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就是无所谓的态度,总是把不懂交给别人,自己做个半罐水,时而懂,时而懵的状态。
要去改变,这个过程是不轻松的。因为刚开始会有不适现象,觉得自己好像啥也不会。当自己多说几次,对题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这就是一种进步呀。面对问题,不去惧怕,而是找到题目中的突破口,从而信心倍增。
而要做到,一方面跟孩子的行为有关,另一方面跟我的监督也有关系,我是轻而易举放过他们,还是一而再难为他们。现在孩子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奸诈的老师”。我回了他们一句:我不奸诈,你们就难以有进步。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刚是说题的时候,不会,吞吞吐吐;逐渐会用别人教的方法来了;目前,会用自己的想法来说了。而且面对做个的题,一定是做一道算一道,给我大胆说,给我大声说。你的错题,改了还没完,还得在我这里说了才算。有的孩子一说就露馅,又继续回去问,多问几次,反正应对自如了才过关。你别说,还真有些孩子得说很多遍才过关。我也有耐心,让他必须说完。因为我的一个小退让,他就一个大退步。所以我一方面得忍,另一方面我还得宽慰孩子。
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真的觉得他们的学习力是非常强的。有些孩子的变通能力突然就猛增了,他能够看懂内容的隐藏条件。于是我借助大学里学习的“冰山理论”,告诉他们,题同样符合“可见的是小部分,不可见的是大部分”。需要他们多次读题,找到相关联的信息。并且需要多次转弯才会到达结果。去享受这个过程。
解题,有时候就像到游乐场玩。有的项目简单,轻而易举。有的项目玩得就是一个惊险刺激,需要胆量才行。让他们对解题感兴趣,才会越来越有冲劲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