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老喻的公众号文章,发现他的壮志还在他的教育项目“未来春藤家长学院”里,虽然他公众号少有提及,虽然可能因为自己还不是有娃的父母,平常的信息推送 也很少有看到未来春藤,但是,老喻还是在(不打高尔夫)投入地做这件事情。尤其是他说到做春藤这个教育的项目在他心理是属于消费账户,他做好心理准备7年只投入不赚钱。令人佩服!
今晚还知道了他做春藤的初衷,他觉得中国人的很多方面和犹太人都很相似,比如都很聪明,很勤劳,很有忍耐力。但是。中国人在某些方面还是和他们有差距。犹太人的教育到底有什么秘诀。后面,他了解到犹太人教育有两个特点:
1、犹太人像创业一样做教育。他们不惧混乱,在项目中学习,在学校演练人生;
(教育是导向解决问题,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从兴趣开始,学校是为了锻炼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毕业前在学校练,毕业后到社会中练,本质上一样的。而是把教育和入社会的内容剥离。)
2、犹太人的教育场景无处不在。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孩子们的 课堂。
那么在中国,我们应试教育确实有待提高的,但更重要的是,家庭这个场域里的教育,中国是缺失的。对于教育来说,第一责任人是谁?老师?在中国这样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教育的第一责任应该是父母。
于是,希望利用云等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教育,让无论是贫穷还是偏远山村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这种基础的教育。
这是老喻了不起的地方。在35岁就实现财富自由的他,本可以过很轻松舒适的日子,而他却选择了做一件难而漫长的事情。我觉得这比平常看到的说企业家的精神更伟大,企业家是先实现企业发展、自己利益后,再同时站在更高层面兼顾社会。而老喻,不为利益,出发点就是要去提升中国的教育水平,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更正确、也更多的教育资源。
结合今天看到新闻说高准要当任字节跳动的CFO,高准1998年毕业于美国的加州理工的法学博士,在律师事务所做了20年,然后于了解中国的互联网浪潮,已经帮携程、小米、百度、新东方等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实现在美上市。
你瞧,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的积累,都是至少一万小时,都是以10年、20年来计算。平常自己口头里说的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坚持长期主义,是否真的有做好自己10年、20年的时间投身于一个大的项目上。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除了难,还要正确:
需要忍受不确定性,需要面向未来思考
需要走入泥泞,需要做实验做对比,需要不怕犯错
需要艰辛计算,需要钻研某件事情的专业和实践
需要基本功,需要不断重复
需要积累经验但又不受限于鲸鱼
更需要耐心等待,享受过程
------老喻
这些都比”显得难“而更难。所以,选择做一件事情,并不是轻飘飘地一句选择,重点不在于你说什么,而是真正需要看到你做到了什么。
所以,如果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的人,我不相信他可以做成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也即不可能有持久的成功。
回到开头的日更心得,每天都做到,才是修炼。
选择很重要,我觉得选择和努力的关系,应该应该如自己做定投一样,在选择标的时,认知投入地去对比、计算,但若选择后就用看起来无选择地被动的方式的去积累,去做到。选择比努力重要,对,选择之前选择很重要;但选择之后就剩努力了。选择之后,就努力把选择变成正确的选择。毕竟,选择趋势、大方向很重要,但并不是做完选择就可以胜利了,选择过后才开始拼努力,一样,是激烈的战场。
所以,除了面对看起来难的”选择“,选择过后的努力也不轻松。
那么,在面对自己是否回到原来公司,应该认真努力思考,思考后,就不再纠结于自己的选择,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有取舍,选择不是终点,去做到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把它变成是正确的选择。加油,往前推进,深入起来,不要再停留在表面了。每天真正去为自己的目标去做到一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