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关键结论:
• 【生命】代谢率随体重的约3/4次幂进行变化;
• 【城市】共用:城市规模翻番,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概只需增加85%;增长:城市规模翻番,经济增长约115%;
• 【企业】公司更像生命体,许多关键指标随规模的增长呈亚线性规模缩放,规模缩放指数约为0.9。
1、神奇的数字:3/4
对一直寻求万物统一理论的物理学家而言,在生命科学多样性发展的背后,一定存在一个可以用完美公式来描绘的规律。尽管生命演化处处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生物体中几乎所有最基本最复杂的可量化特征都以一种非常简单和规律的方式随规模的变化而发生缩放变化,这被称作“克莱伯定律”——代谢率随体重的约3/4次幂进行变化。
按照这一定律,哺乳动物的基础代谢率与体重的3/4次幂成正比。例如,体重差不多是老鼠的1万倍的大象,其代谢率(即维持大象存活所需的能量)只是老鼠的1000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类法则还适用于包括心率、寿命、线粒体密度、树木高度等所有生物数量和生命历史事件。
2、城市
克莱伯定律解释了生命体演化所共同遵守的一个规律,韦斯特将其适用边界进一步拓展至人类智慧所创造的公司和城市等领域。
韦斯特认为城市是由基础设施网络及社会经济网络构成的,基础设施网络类似生物物种的网络,具有规模经济特性,使它们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亚线性增长,表现出系统性的规模经济,在这方面就像是生命体,只是指数的数值略有不同(生物体为3/4,城市为0.85)。城市规模翻番,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概只需增加85%。
与随人口规模亚线性规模缩放的基础设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城市本质的社会经济总量(GDP、工资、专利等)呈超线性规模缩放,体现了规模收益的系统性增长。超线性大概为1.15次幂,即城市规模增长一倍,人均工资、财富和创新增长约115%,犯罪案件总量、污染和疾病的数量也按照相同比例增加。
相对地,社会经济网络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使城市规模呈超指数增长。韦斯特的研究指出,城市规模与生物体的成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城市规模翻番,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概只需增加85%。韦斯特将一个具有自生长性和适应能力的“有机体”的城市展现在我们眼前。
城市与生物体发展模式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异是,当城市规模扩大时,城市内会快速涌现出更多新创意,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线性规模缩放”。城市规模扩大带来了更多的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增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因此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型城市中,创新机会更多,生活节奏更快,这是城市“开放式增长”的演化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多选择居住在大城市。
3、企业
相较于城市,公司更像生物体。许多关键指标随着规模的增长呈亚线性规模缩放,规模缩放指数约为0.9。为什么企业不可以像城市那样呈现超线性增长呢?韦斯特对企业和城市的研究结论是,经营到一定规模的成熟企业,通常是高度限制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与之相比,城市的发展则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霸权胜出的体现,因此城市中的权力没有固定的中心,分散于不同的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掌握所有的事情。
未来的企业组织形态是否向自组织、共生方向发展,或者最直接的方法是向城市学习,企业是一个个单体,企业规模趋向于小型化。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对比矩阵式,经营体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例如:韩都衣舍的小组制、腾讯的游戏工作室等。
大型企业好比是城市中的社区,企业中的经营体好比是城市中的个人。社区内是强连接、社区外是弱连接;社区内强调的是亲密关系和连接频度,社区外强调的是连接对象的种类(跨界)和数量。
企业间构成一个多个生态系统,比起体量更加追求数量,只有企业数量够多,连接才更多;只有企业数量多,企业的类型才够多,跨界和创新才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