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慈爱 2019-04-05

慈爱 2019-04-05

作者: 吕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01:30 被阅读0次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王朔成长于军人家庭,父亲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严格与暴力。他说:“我父亲打我的时候,一直打我打到他打不动。”

这是当年部队大院流行的教育方式。马未都也聊过这个问题:那时候哪家不打孩子,都打!别人劝架不是说你别打了,而是“打两下就行了”。

王朔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为最普遍的“家庭暴力”。这种家庭教育很悲壮,“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只要你有出息以后会感激我的。”

在“我为你好”的管教中,父母的感受是主体,他们只愿意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孩子的情感常常被忽略。

对于母亲,王朔认为她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爱”:“那是我妈理解范围之外的事,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她的爱。”

“特别怕像奶奶一样,你也知道,她还活着,我也对她充满感情,可我们在一起就像生人一样。”

人到中年,念念不忘的还是与父母之间,只有道义和责任,没有亲密与爱。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无视孩子内心需要的严厉教育,不能让一个人更快成长,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

童年缺爱的人,容易在潜意识里拒绝长大,终其一生寻找那缺失的无条件的童年之爱。

父母与子女,慢慢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心里有情,嘴上无话,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血浓于水,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无奈。塑造亲密关系的,不是血缘,而是尊重与认可。

有些父母眼里的坏,不是天性顽劣,而是缺乏包容与认可。这常常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孩子越拧巴,父母越用力教育,然后孩子更拧巴了。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用一万句话去伤害,是常犯的错。

慈爱是一片土壤、一个港湾,包容孩子的阴暗、不堪、愤怒与失态。处于这种强大的安全感中,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谓成功,就是知足。人心里不缺爱、不自卑、不沮丧,不需要非去证明什么,就从容于生命,而成功。

相关文章

  • 慈爱 2019-04-05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

  • 慈爱

    言语不曾过多的表达, 唠叨的话语,慈祥的笑。 慈从心生而散发出, 爱从心生而表达出。 有慈有爱是种心里舒坦及幸福。...

  • 慈爱

    黑夜 抚摸着我 像在抚摸着一颗狗头 可惜我没有尾巴来表达顺从和喜悦 我只是看着云层中透出的月亮 那黑夜遮不住的眼 ...

  • 慈爱

    一把刀,切破了手指。 但她无动于忠。 "吃饭了!" 她讲。 "咦?怎么有红色,菜里?" 一句反问 她怔了怔神,起身...

  • 慈爱

    巴尔扎克曾说:“慈爱的气息永远是一个人心灵高贵的标记。”积口福,懂慈悲,常感恩,人生将步步莲花。

  • 慈爱

    很久以前,我就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没有成为坏孩子? 我想我现在可能明白了。 小时候,外婆给了我很多很多无声的慈...

  • 慈爱

    慈爱不会一味地讨好 却是以心相待 不可盲目纵容 只是用情理解 不叫逆来顺受 也需疾言厉色 不是无条件迎合 而要懂得...

  • 慈爱

    初来乍到 我仅仅是一个新出土的新芽 在冬天里期盼着春天 春天里向阳 看见了春天里的雨滴 是母亲对大地的热爱 轻轻把...

  • 慈爱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 因为他们不知道把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用这颗心去寻找能带来所谓依赖和快乐的人。我们就会...

  • 卖萌的ScalersTalk第四轮新概念朗读持续力训练Day16

    练习材料: [Day 1652 2019-04-05] L42-1: Modern cavemen Cave ex...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爱 2019-04-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y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