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余光
1940年5月的一天,浦东淞沪游击队第5支队队长连柏生专程到常熟,向谭震林汇报工作。
连柏生说:“我们这支部队隶属中共浦东工委领导,建立于1938年春,当时是一支武装自卫团。为了取得合法存在,曾挂靠在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四支队名下,使用四支队四中队番号。后来队伍扩大了,我们又派一名副官主动到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处游说,终于争取到了合法的名义,取名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但是,由于所处地盘狭小,国民党又不发军饷,部队供给发生了困难。”
说到这里,连柏生顿了一下,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说白了:“谭司令,我们部队需要给养,您一定要帮我们解决!”他说话十分迫切。
谭震林始终微笑着听他诉说,深思片刻后说:“你是捧着金饭碗还讨饭。”连柏生听后有些发呆,心想:谭司令在同我开玩笑,我两手空空,哪来“金饭碗”?谭震林接着说:“我不是在同你开玩笑,是真的。我问你,你那里出产些什么?”
连柏生忙说:“能有什么呢,农民除了种棉花,设有别的。”
谭震林又问:“棉花销到什么地方去的?”
连柏生回答:“大部分是运往上海去的。”
谭震林说:“上海的纺织厂都被日本人占领,棉花运往上海去也是支敌,你回去后,可以对那批运棉花的商人说:你们运棉花去支敌是为了吃饭,我们抗日游击队也要吃饭;你每运一船,应该缴一点过境税,我们可以保护你货物的安全,否则,你就要考虑后果。”连柏生听谭震林这么一说,茅塞顿开,承认自己确实是身在宝山不识宝,有财没有去取,他佩服谭震林对什么问题都看得远,想得深。谈话以后,谭震林担心他们没有经验,就安排江南抗日义勇军苏常昆办事处主任蔡悲鸿同志作征税介绍。蔡悲鸿交游广,知识面宽,他说:“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设卡收税。把关卡设在敌人经常往来的交通要道上,还规定税额的多少,使税务人员有章可循。”蔡悲鸿说:“作为一个税务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既要对革命忠贞不移,又要机动灵活;既要不漏掉一条船该收的税款,又要不被来来往往的敌人发现。”
连柏生回去之后,立即效法实施,果然有效。就这样连柏生所领导的部队经费有了着落,使部队不断发展壮大。事后,他逢人便讲:“谭震林一句话,果真值万金。”
(根据连柏生回忆录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