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临近春节了。老师们已放假,学校的校级干部分为两个组,去看望已退休的曾经为学校发展贡献青春热血的老校长们。
我们看望的第一个老校长就住在沙磁巷。退休有十多年了。
这是一位女校长。在人们口中,她雷厉风行,性格泼辣,曾经带领金沙街小学校开展“方寸修身”邮票课程走向全市,走向全国,辉煌一时。
那天,郭绣校长身穿一件鲜艳靓丽的红色羽绒服接待了我们。
听她说几句话,就知道她属于心直口快的类型。
她说已经认识我了。小孙女读树人沙磁小学四年级。在学校组织参加管乐团那天,我站在台上给家长们讲过话。
我们听她聊,聊过去的艰辛。第一个月的工资是28.5元,财务少给了0.5元,她去找了财务重新补发,因此印象深刻。
聊了她当校长后辉煌一时的“方寸修身”集邮与教学课题和课程。
原来,是先生郭金明(初教部)以及进修学院的科学教研员熊成勇老师、科研部何晓波主任等专家们的指导引领下,郭校长带领老师们轰轰烈烈干出来的。
她说,小学校不能与树人这些大学校相比,那么就另辟蹊径,寻找独树一帜的出路。
当初,学校有一大批集邮爱好者师资。基于此,就寻找到“邮票”这一独特的课程载体,从而进行开发与实施,并于每个学科课堂进行融合教学。
从某个项目切入,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深入课堂,带动学校全方位发展。
这是小型学校的一贯发展思路。
人员,资源,财力,物力,办学条件都无法与大型学校抗衡。那么,小型学校要发展到一定高度,就必须找一个独特的项目切入。依托这个项目,把它做深做透,做出影响力,并带动学校全方位发展。
郭绣校长时代,做到了!令人钦佩!
我们看望的第二个老校长也是一位女校长,在郭绣校长之前。她就是曹新萍校长。
曹校长年龄比郭绣校长大十几岁,1945年生,比我母亲年长一岁。
曹校长患了三级心衰。说话走路都有些影响。不能走楼梯,只能走几步平路。曹校长戴着一顶红色的毛线帽子,看上去身体的确要弱很多。
我们在沙发上坐下来,也听她聊。
她说,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了。记忆力衰退了。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经常对我这样说。
曹校长也提到办学条件艰苦。校舍只有三幢平房。周围都是农村。老师们正在上课,一会儿,农民的红白喜事办起来了,你说怎么上课嘛?
于是,在她任校长期间,就四处奔走,为了学校修建一堵围墙,让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给曹校长看。曹校长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声音也突然提高了八度。
她指着那张三幢平房的老照片,连声说:“对,对,对,就是这三幢平房。”
一瞬间,似乎把她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她讲起了组织教师大练基本功的事情。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要求老师们每天练,然后开展竞赛。
她讲起了老师用自己的米在食堂煮饭的事情。一间简陋的屋子里,有个大蒸笼,厨房师傅就用大蒸笼给老师们蒸饭。
……
我们都被她的回忆拉入了物质条件并不丰厚的年代。
办学条件艰苦,校舍环境简陋,老师却认真教学,敬业奉献。
听到这里,我在想,曾经的金沙街小学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校长,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浇筑的。老师们有着良好的传统作风,敬业,修德。
在树人沙磁的校园里有一面墙,挂着金沙街小学的各种奖牌。其中,有一块写着“师德师风先进集体”。2023年9月,学校又领回来一块奖牌“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可以联想,老师们有着良好的师德师风传统。
我来到树人沙磁小学一年半的时间,也的确感受到了老师们的优秀。
站在新时代潮头,一所承载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型学校屹然矗立在沙磁文化发源地。
如何让一所承载历史与未来的大型学校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开辟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道路?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坚信,树人沙磁小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