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罗翔,他在《法治的细节》里面说了一个例子。
大概是这样的,一位贵妇人在剧院看着话剧里面的悲惨情节泪流满面,而她的车夫在外面快要冻死了。
”伪善“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世界上几乎找不到真正的善人,这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希望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类失去了本能,那还能称之为是人类吗?
最近发生了一件关于新东方的事情,董宇辉风波,我之前对于俞敏洪这个人是瞻仰的,他自己打拼出来一篇天地,他的员工对于这个老板也是一致的好评,但是回想最近发生的事情,他被贴上了”伪善“的标签,网友对他的评论几乎都是贬义的。我开始觉得每个人好像都是会改变的。记得那时候国家双减政策颁布,他把自己的补习设施——桌子,凳子统统捐给了山区。我开始惋惜这个男人。
善良——我看的书中不乏这样的完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难见到一个真正的完人。记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他对作者说围棋是伟大的游戏。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棋子,不像象棋,象棋里面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将”有的人生下来却只是“卒”。而围棋里面每个人都一样,你的位置决定你的作用。
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看完这本书我看了一本世界名著《双城记》。这可是狄更斯的成名作。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巨作。大家都记得里面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我却记得那句“爱总比恨有力的多”。但是我还是没从那位“精神病”的发言走出来。我开始觉得这位伟人的作品是那么的可笑。女主从未失去过什么,她是一个白纸,她是善良的人。但是如果她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一切,我不认为她依然善良。我有了这样的想法”位置决定一个人“。
没错,我被一叶障目了。
我的三观发生了改变。我的脑子里只有位置的不公平,却没看到《双城记》的男主的牺牲精神,却没理解狄更斯这位文学大家的真正想法。
看完这本书,我又紧接着看了《呼啸山庄》《恶意》,而《恶意》仿佛是一把火,点燃了我的内心。我开始相信人类的伪善是无法改变的。我根本没有发现书本对我的影响。
我很喜欢看书,于是我又看了《来自新世界》。巧的是这本书更是将”伪善“无限放大。但是同时我买了另外两本书《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这两本我看过很多遍。我推荐给了很多人,他们觉得很无聊。但我却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伟人的世界。而他牵着我的手去找了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
现在回想,我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我这种人居然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去窥探那种真正的圣贤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