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繁削尽留清瘦 ——单篇长文的群文阅读实操:王浩老师聊课《邓稼先》
昨晚在手机上聆听了西南大学附中王浩老师聊课《邓稼先》,内心颇不宁静,现在顺道儿捋一捋。
这堂课是县里语文教研员分享的,感谢!
整个讲座接近一个半小时,王浩老师聊了备课、设计流程,最后是王浩老师和现场老师的交流。
一、备课:紧贴单元目标——精读
王浩老师说,备这篇课文时,他关注了本单元的目录、单元目标提示(包括写作目标)、《邓稼先》预习提示和课后习题。最后提炼出课文设计的关键词:中国科学家、精神、精读,前两个关键词立足于教材内容,最后一个关键词则意在落实该单元的阅读方法。设计为:2课时+课下阅读。《邓稼先》设计2课时,长文短教;课下阅读,包括教材《邓稼先》、与《邓稼先》类似的文章,则是群文阅读。
课上与课下,无论是单篇长文还是群文,如何落实精读呢?
二、课堂:紧贴人物传记特点——真实性与文学性
第1课时﹒要将只手撑天空,立足于人物传记的真实性。
为了体现教材中人物的真实性,同时落实精读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1.梳理下列与邓稼先有关的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1924年,____________;
1945年,____________;
1948-1950年,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____________;
1958年8月,____________;
1964年10月16日,____________;
1967年6月17日,____________;
1986年7月29日,____________。
2.第②节综述邓稼先生平,请概括第③④⑤节各讲了邓稼先有关的什么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格?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整体感知文章,通过信息的摘录、事件的概括,来实现课文的精读,把握人物的形象。我们平时的家常课也讲这些内容,和王浩老师的课堂相比,我们缺少什么呢?
王浩老师立足人物传记的真实性,聚焦教材的②③④⑤部分,我们大多数教师一般直接概括①②③④⑤⑥各部分所讲的内容。我们的课堂缺少切入点,是随意散漫的,而王浩老师的这一设计则是版块式的,小步轻迈,层层递进。
接下来是课堂小结和课堂回顾,依然体现课堂结构的严谨之美。
课堂小结:
①引子(文学性);
②综述(真实性);
③事件Ⅰ:忠厚平实(真实性);
④事件Ⅱ:谦虚谨慎(真实性);
⑤事件Ⅲ:中国男儿(真实性);
⑥结语(文学性)。
我们一般想不到人物传记的特点,更很少用之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多数情况搬运教参,把六个部分内部的关系详细且卖力地讲,学生也详细且卖力地写。
课堂回顾:
(1)作者杨振宁的地位以及他和邓稼先的关系;
(2)传记文学的特点,本课时重点讲“真实性——基于事实”;
(3)本文结构,6个小标题,写作可借鉴。
这是课堂的结尾,我们一般设置在第2课时伊始。王浩老师放在这里,回顾课堂,首尾呼应,课堂结构简洁到底,美到底。
由此看来,课堂设计的切入点是何等重要,它可以让课堂简洁、清爽。语文湿地的陈晓东老师,他研究的“一语立骨”法,与找准课堂的切入点,这两者其实是相契合的。王浩老师在这里运用得很扎实,“真实性”在第1个课时中处处体现、处处回应,但是没有涉及到群文阅读教学。
那第2课时,用什么来立骨呢?其实在第1课时的课堂小结中就有了提示。群文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在课堂上,会有怎样的处理呢?
第2课时﹒古今多少奇丈夫,立足于人物传记的文学性。
在这一个课时中,群文阅读可谓蜻蜓点水,仅在课堂伊始,教师和学生回顾课下作业,群文阅读在课堂上点到为止。
王浩老师是如何运用人物传记的文学性,建构第2课时,实现文章的精读呢?
王浩老师的切入点是三个版本的《中国男儿》短视频。
版本一:电视剧版《中国男儿》
播放该短视频,抛出设计的问题:如果从歌词中选一个短语概括邓稼先这位”中国男儿“的一生,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师生交流后,教师引导:选择“奇丈夫”,概括邓稼先的一生。
版本二:军事版《中国男儿》
教师讲解选择“奇丈夫”的理由,一一讲解②③④⑤部分的关键句子。
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侧不到了。
《吊古战场文》(配乐诵读)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小结:二十八年间,奋战绝域。数十万将士,隐姓埋名,才有大国重器,才有挺直的腰杆。(播放军事版《中国男儿》)
在这里,我们多数教师会根据考点,讲解《吊古战场文》引用的作用,王浩老师只是配音诵读。关键句子的讲解也是根据邓稼先的时代背景加以阐述,而不是根据答题模版进行句子赏析。
版本三:华为版《中国男儿》
聚焦第①和⑥部分,王浩老师依然没有详细讲解句子的理解,仅是简单的读。同时王浩老师插入相关资料:《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启发学生理解邓稼先的选择。(播放华为版《中国男儿》)
听罢,我不禁质疑:播放三个短视频贯穿教学始终,这是文章的精读吗?
但是,另一方面,我却深深地认可这样的课堂,它让我接近了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他的时代背景让我唏嘘感叹,他的选择让我心潮澎湃。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如他一般的科学家,我们的祖国才真正站起来了,我们才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平盛世中的科学家们依然会涌动着赤诚的爱国心。
这样的课堂打动了我,所以粗浅地记录下来,另外去读和背《中国男儿》。
三、初心与匠心
王浩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备课的切入点,找准支点后撬起整个课堂,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冗繁削尽留清瘦”的境界,下面来关注一下课堂的细枝末节处。
来看课前准备:
1.快读《邓稼先》教材原文,“群文阅读”4篇;2.语文课堂笔记本、笔,这是我们要努力耕耘庄稼的必备农具;3.心要先到,不要流于形式。
这三点要求普通实在,但每一个点加红一字,连起来是“邓稼先”,这样算是引出了课题,类似于藏头诗。在第二课时依然呈现该学习要求,王浩老师用心,欣赏!
来看第1课时的导入:
杨振宁﹒伟大之处;杨振宁﹒私德争议(回国、婚姻);杨大头&老憨。
杨振宁小时候是清华园里的孩子王,外号“杨大头”,因为他的花样最多,成天带着一群孩子玩儿。
邓稼先比杨振宁小两岁,也跟着玩,邓稼先憨厚正值,外号“老憨”,杨振宁经常替他打抱不平。他们俩从小学到西南联大,一直是一个学校,连去美国留学都是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一起去的。
以上两段文字是从王浩老师的课件摘录下来的,一位教师对邓稼先有多好奇和八卦,能寻到如此私密亲切的文字?
来看教师讲解的人物传记特点:
1.真实性——基于事实。
传记是一种“非虚构写作”,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特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富含情感。
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以上两段文字还是从王浩老师的课件摘录下来的,这样的资料准确、简洁。讲给初中生听,容易懂,学生没有必要识记,但是教师很有必要收集整理这样的资料,用来彰显课堂的广度。
来看作业布置:
第1课时喜闻乐见的作业:
阅读群文阅读篇章:
《丁肇中:兴趣使我不会疲倦》田亮;
《爱因斯坦》[苏联]爱伦堡;
《居里夫人自传》[法]玛丽﹒居里;
《草履虫》[美]R﹒费曼。
1.丁肇中、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费曼,你们了解吗?(读文之后可以上网)
2.传记强调基于事实,请你思考,这5篇传记(含教材《邓稼先》)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和你很像?
3.比较一下,这5篇文章的结构,你更喜欢哪一篇?
这样的作业,比较受学生欢迎。关注了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也引导了学生课后阅读。这样的作业当然令学生愉悦,轻松地读文章,轻松地答题。
第2课时喜出望外的作业:
写一篇科学家小传,传主从杨振宁、丁肇中、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费曼中五选一,也可以是你自己(将来的科学家)。
要求:
①仿照《邓稼先》第2节,上网查资料,梳理传主生平。(如果写自己,请预想一下你的一生,编出你的故事。)
②仿照《邓稼先》第3、4、5节,精选三个事件,体现出传主品格。(写自己的,请继续编。)
③进行文学性的修饰,准备一些金句。
④连缀成文。
其他要求:要体现真实性和文学性,可以采用《邓稼先》的格式来写(自己有想法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
①引子(文学性);
②综述(真实性);
③事件Ⅰ:体现a品格(真实性);
④事件Ⅱ:体现b品格(真实性);
⑤事件Ⅲ:体现c品格(真实性);
⑥结语(文学性)。
这样的作业,是学以致用,向教材学习写作方法,向群文和网路收集、整合资料,最后连缀成文。王浩老师展示了几位学生的习作,其中有一位学生的作品是《杨振宁》,小标题分别是:从学术的黑暗走向光明;中国科学巨匠;高龄带本科生;为接待单位省钱;一代骄傲。
这样的作业有意义。
这些细枝末节为《邓稼先》的教学锦上添花,课如其人,高质量的课堂背后是教者孜孜矻矻的钻研,钦佩!
2020-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