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微信全面普及,大量的优质公众号出现,我开始热衷于阅读这些公众号上的文章,读的多了也开始思考人生。智能手机给了我大量的新鲜感,我开始折腾手机,好奇各种软件的功能,看文章,看小说。跟文字相关的东西都会看看。但是因为对知识没有个系统性的认识,所以虽然看得多却全是碎片性的东西,阅后即忘。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健身的知识,又开始收藏,搜索各种健身知识,健身app下载了无数,最终被keep征服,开始断断续续的锻炼。但因为身体废了多年,练了一年多之后膝盖出现了问题,之后慢慢锻炼次数减少,再到后来几乎告别了,但还是倔强的留着keep在手机里吃灰🤣。期间接触到十点读书张德芬老师的一次直播,付费一块钱可观看,虽然是个语音直播,但那一次也开启了我知识付费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各种买课学习之路,买的越多带来的焦虑越多,到后来变成了,买了等于学了,买了等于会了的境地。其实大多数课程听过一次之后就彻底吃灰了。心想着反正也不过期,等哪天有空了在学,就这样一直一直没空……
虽然这几年盲目的学习带来的收益并不多,但这也是前进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就在今年再次链接到了崔玲,2018年我们在一次付费课程群里认识,但一直没有深入链接,今年大概是我们缘分到了。加入了她的心理学公益社群,群里都是爱学习的伙伴们,每天的话题都是育儿,家庭,心理学相关知识。每天泡在群里都能了解到很多伙伴们分享心得,让我受益良多。后来加入了崔玲老师的写作疗愈群,共同读书,共同写作输出。通过共读心理学书籍,输出写作,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痛。
以前也杂七杂八的读了一些书,但是都没什么关联,没有建立一个系统性框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读过的都联系不起来。可是加入疗愈群这两个月读了大概有十本左右心理学书籍,越读会发现很多知识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读的越多读起来越不费力了,就像樊登老师说过的理解力的池子扩大了,你知道的越多,读起来越不费劲。
说读书无用,读了没发生改变,真的是因为读的太少了。
近几年知识通过各种层面铺天盖地而来,获取知识也易如反掌,很多知识和书整天呈现在你眼前,文章标题,书名看的多了就觉得你好像读过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头脑的欺骗性。以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是书名看百遍,自觉已读过。
很多时候也会想,我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因为身边的人都不学,那我学了有什么用?我没有答案,但是就在这种没有答案,自我怀疑的路上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呢?不过也没关系,学习是终身的事,边前进边学,说不定哪天就有目标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