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按顺序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什么是决策?
需要决策的场景是什么?
最后才到如何做决策?
来看重中之重:什么是决策?
很多人本能的以为那些可以改变人生方向的大事、大选择才称得上决策,这是错的。
决策是决定战略资源的投向。
我们每个人的战略资源有且只有时间和注意力两项,时间注意力投入的累积就是我们的人生。
为什么说“面临大事才算决策”是错的?
因为事不分大小都是时间的投入,而时间是连贯的,不管大小事用的都是一套认知系统。想清楚这一点,再看需要决策的场景是什么?
每时每刻、生活的点点滴滴。
所以,“如何做决策”的答案是:通过日常的刻意练习构建一套做决策的系统。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几次做决策的机会(是的,对很多人来说,连做决策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绝大多数人过得是稳定、日复一日、被安排好的生活。
怎么成为专业的决策者?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平时也没那么多事需要决策啊?还专业决策者?
如果想清楚决策就是决定战略资源的投向,就会明白专业决策者就是极其善于把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创造出更大价值的人。
“惜寸阴者,必有凌烁千古之志”,有大的愿景,才舍不得浪费每一分钟,训练成善用时间的系统,会把时间注意力投注在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事务上,健康,学习,积累的多,自然会发现机会。
改变人生方向的大事是由无数时间投向正确的小事累积之后才发现并主动捕捉到的。
印象中的决策好像是机会来了,自己需要在仓促间做决定,论述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大事是小事累积的水到渠成而已。
决策是一个日常点滴的系统。
那么日常如何训练时间投向系统?
有一个核心是:机会成本。
在做时间投向之前基于”机会成本“算清楚,健身还是刷手机?读书还是刷手机?学习还是刷手机?人生一切事项都可以尝试计算出在你心中的价值。在如今的商业时代,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以钱来作为标准衡量,你希望在多久内挣到多少钱?你把自己健身捯饬的特别美是希望得到什么?健康?寿命?他人的关注?其实都可以算出一个大概估值,那就是你投入这件事的时间价值。
根据目标估算出时间的价值,那就是做选择的机会成本,健身or刷手机?每一分钟都是算得出来的。
无法做决策是没有锚定物不知如何计算,如果你的思维系统是按时间投向、”机会成本“这么构建的,大事小事无非就是大资源小资源的计算而已。
拖延、没行动,本质都是没想清楚、没算清楚。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想想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处于少算的状态,而况于无算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