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怀旧向|||关于装满童年回忆的那些动画……
看不懂动画片,怎么跟娃们混!(第一弹)

看不懂动画片,怎么跟娃们混!(第一弹)

作者: 果核的肉宝爹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08:47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终于露面了!我,就是肉宝爹。也就是我儿子 — 肉宝的爹(这不废话么.....)


    我呢,是一名大学的动画专业老师。但是除了上课时的全情投入。平时生活中我根本没有个老师的样儿,我经常混迹于学生当中,吃着煎饼果子,等着挤教学楼电梯上课。

    生活中,我最开心的事,就是陪着儿子一起跟他的伙伴玩耍!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立刻就变身成为娃们心中当仁不让的大王。

    于是,很多人告诉我,你这么大个人了,除了带课,把这身傻劲,发挥点作用呗。

    于是

    未来,我所有的画,还有文章,都会在这个号里陆陆续续跟大家见面。我保证不了每篇都是爆款,但可以保证,绝对不无聊!

    废话不多说,今天最先跟大家聊聊的,就是我的老本行:动画!

    看不懂动画片,怎么跟娃们混!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机缘巧合,我在网上认识了位动画狂热爱好者:关中阿福。

    这位阿福哥和他的伙伴凭着对动画单纯执着的热爱,排除万难,出了一套让70 、80后生人感动,疯狂的书:

    就是这本《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87)》。和我一样80后生人,如今很多已成为人父母的你们,是不是见到这本书,很是激动,书上那些一部部生动的动画形象,全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

    你们能记起几个角色?

    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多朋友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我的青春!这才是动画!

    这时,如果你家娃正好在旁边看着喜羊羊,也许你就会转向他,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你.....懂什么是真正的动画么?你看的都是神马玩意!

    冷静,回头你的娃娃心里落下阴影了你这当爹当妈的责任可大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咱们要懂得讲道理,你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言语来定义你心中的完美,毕竟这些感受,都有情怀添上了浓重的一笔颜色。这些动画里,你得知道它好在哪,不能张口闭口我们那会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现在的东西都是垃圾。肯定现在动画的质量进步,同时也要知道原来的动画好在哪,在我眼里,只用情怀来定义好坏,就是耍流氓。咱要以德服娃不是。

    所以,肉宝爹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些动画让人难忘,有趣,优秀的点点滴滴!

    好动画的海报设计

    《咪咪流浪记》这部动画我其实不是特别熟,但是书里收藏的这幅电影版海报,我非常喜欢。

    如果作为没有学过动画专业,普通的观众,大家从最表面的观感会不会觉得这张海报设计很有意思。这些人为什么都不能像常规拍照一样,拍的正面一点,角度正常一点,这张海报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绘制?

    那我们换个思路,哪种人,在什么位置会看到这个角度?

    是不是一个子不高的孩子,坐在地上,往上看,就是类似海报这个角度?

    我们脑洞再开大一点,一个人坐在时装表演的T台下的如图所示位置,往上看,是不是也是类似这样的角度?

    作为一个孩子看的动画片,很多镜头设计就要有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类似t台走秀的观看角度,又刚好让几个角色有了中心化的表现力。所以这幅海报首先就设计的很抓孩子眼球。

    接下来,我们在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即便没画过画的人都懂得近大远小这个视觉基本原理吧。所以你们看,这幅海报上的四个角色,是不是按照我标的这个数字,1最近,以此类推原来越远呢?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几个动画角色的姿态,各不相同,背着竖琴的主人公,身后带着帽子的狗,动作活泼的红衣孩子,还有努力跟上步伐的小猴子。他们一起结伴赶路,但每个角色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姿态。

    大家可能会疑惑,我说了半天想说明什么?好,咱看看下面的海报。

    可能这个时代,智能手机照相功能的普及,大家都喜欢摆拍了。甚至传染到了动画角色。你们看上面的这几个海报,无一例外:正面角度,所有人面向镜头,作出每次用手机合照留影的表情姿态。难道真的没有审美疲劳吗?

    我们成人,喜欢把最美最帅的的姿态表现到自拍里,以至于现在设计海报,很多人都下意识的按照现在成人对于好看的理念来安排构图。但是作为孩子,最原始的兴趣点,不是你这个动画人物自拍美不美,孩子关心的,是这个角色有没有趣,这个动画片能不能把他带入到这个世界情境当中。

    而这样一幅海报,有孩子的视角、有每个人有各自鲜明的姿态、还有远近不同的空间关系。这本身,就会引导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那现今,有没有好的动画海报设计,当然有了,随便举两个例子。

    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催了无数人泪的寻梦环游记海报,说实话,谈不上惊艳,但是也比我刚才举得那几个例子要好很多。人物的动态,远近关系,还是有的。

    而我觉得最好的,还是新海诚导演的新片《你的名字》这幅海报了。我们不自拍,不微笑,人物还是背面,但是一看就是有故事的海报。反正我看了这个海报后,就有想看看电影讲的到底是什么的冲动。

    但是这些设计性强的作品,更多的都趋向于电影级别的动画。而我们那时就是最基本的电视动画片,细细发现会有很多设计巧妙,引人入胜的海报设计。

    有类似《咪咪流浪记》设计形式的《小飞龙》与《百变雄师》

        还有《世界童话名作选》、《星际旅行》这样简约设计的海报设计

          平时在家给肉宝找新的动画时,一搜一大把雷同的封面,有时候真的有选择困难,而这时,那些设计,绘画巧妙的封面,就会最先入我法眼。反观原来的动画,我们先不说内容如何,光看封面,就会让你能感觉到各种动画的风格。

    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动画

    经常听人说,中国现在很多动画片真是不好看,太幼稚,都是给小孩儿看的。我特别不认同这个观点,难道动画片全部做成成人看的就是好动画了?动画本来就有给孩子看的年龄段。不好看,不是因为内容是给小孩子做的。不好看的动画,连小孩子也没兴趣看。

    当父母的朋友们应该有这种共同的认知,孩子在成长的一个阶段,对外在的环境充满好奇。即便走一小段路,都要做这做那。

    因为孩子在成长的一个阶段,准确的说,实在3到4岁之间,属于对世界的探索期,建立认知,建立秩序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事不会像成人那样目的性很强,因为他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也会对其他的事临时感兴趣。

    接下来,我跟各位聊聊这部“赛车总动员”的鼻祖—《嘿!奔奔》

    《嘿!奔奔》在网上还能找到资源,我随机打开了一集,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集有趣的情节。

    本集中,奔奔他们一行遇到地震,地面裂了个大缝隙,把一个村的孩子和父母隔开了,小男孩健健(Ken )让奔奔去帮帮他们,说了句:“嗯....试试看吧”

    而当奔奔变长加载裂缝之间后,让小孩子们从他本上爬过去的时候,说的是:你们快从我背上爬过去,快从背上爬过去呀!

    当奔奔他们帮助这村人解决危机后,大家送给他一个花环以示感谢。这里是这样设计片子结尾的。在奔奔的角色设定上,他喜欢花朵,而且吃了花会想大力水手吃菠菜那样精神抖擞,力大无穷。所以,当全村人送给他一大个花环后,他兴奋的不停的闻花环,然后吃了几大口花朵,然后奔奔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突然兴奋,然后没等小男孩ken跟大家好好道别,载着ken飞奔离开了,这时全村人看着奔奔急速的离开,在招手再见的同时,都觉得奔奔十分厉害。

    从救人,到结尾的感谢,再到奔奔他们一行人的离开,为什么奔奔救人时会犹豫,说:“嗯....试试看吧”。为什么在架在裂缝中时又会急切的催促大家快点过去?而结尾时,奔奔面对感谢时,为什么连句不客气都没说就跑了?

    为什么奔奔不能像超级英雄一样,帮助别人后,或者招手致意,或者像心怀人类生命的精神一样默默离开,留给人们一个高大的背影?

    因为奔奔是一个孩子。

    奔奔的历险,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孩子在秩序,情感,认知过程的一次次冒险。而他做的所有事,更多的都是出于一个孩子在探索世界时一种下意识的抉择。即便这部动画的主线是寻找奔奔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关注点,注意力也会被其他的事所分散,这才是一个孩子最真实的状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犹豫,也会着急,更可能在成人世界规则下该做什么事的时候被别的事吸引过去。从而立刻忘记了与上一件事产生的反馈。

    而一部动画,想给孩子灌输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最合理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是把思想,融入到孩子认知,架构世界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反馈当中。

    所以,当我再回看奔奔时,很多细节让我感到,就是肉宝在冒险。

    多种表现形式的动画尝试

    以前的动画,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就是风格的多样性尝试。

    有《嘿!奔奔》这样彩色人物和纯线条结合的风格。

    有《小妇人》这样高难度纯线条手绘运动镜头的动画片尾。

    有《笑星和他的朋友们》用手绘图形变化的手法作为镜头转换方式的动画片头

    还有《名人故事》这样极具创意的画面表现手法制作的动画片头(以上视频,均出自于《童话往事》书籍附带的视频资料)

    这些不同风格的动画形式,很多都是现今动画专业学生常去涉及的艺术风格。但是这些极具艺术性的动画,却没有标榜为艺术作品,他们只是却是做给孩子们最单纯的动画。

    如今,打开视频网站,满屏的少儿动画,你很难找到风格突出形式的动画。如果我们在动画片的艺术表现上能多些风格尝试,那么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在看动画片的同时,就丰富了艺术的审美。

    说这么多,还会有人说,不管怎样,以前动画片和现在的比起来,在画面上还是粗糙啊。我这点不否认,但是我分析了这么多,也想说明一点,如果咱们做个假设,把以前动画片那些优点,用现在更加先进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肯定会秒杀现今很多动画作品的。

    动画片意味着什么

    这是我第一篇在果核上的原创文章,为什么第一篇我要写动画片?

    原因之一自然是我对自己专业的热爱。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一直认为,动画片是一个培养儿童审美最好的方式之一。因为动画本身在艺术形式上可以做很多探索,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表现在动画上。与此同时,动画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有特别适合给孩子看,通过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眼光和审美。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像动画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拉近和孩子的感知距离。

    由于我们这个公众号的特点,关注我们号的,一定有一大部分是有孩子的父母,所以我的第一篇介绍我们当年经典动画的文章,是想和大家分享的同时告诉各位爸爸妈妈们,对孩子喜欢的动画,去除偏见,加深了解。能试着了解孩子的兴趣,同时能引导孩子选择好的动画适度观看,那动画片带给孩子的,只有积极的作用。

    而对于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上来的人来说,动画于我而言,就是小时候每天六点半端着板凳守着电视的那一个个下午。那时经典的动画片所潜移默化渗透的价值观,到现在还在很多地方影响着我自己对于生活,爱情,亲情的态度。如今,它又成了我和儿子两代人减少代沟的一个很好的媒介。未来,我也希望动画片能成为儿子长大后无论顺境逆境精神世界中可以自处的那一片绿洲。

    关于《童话往事》这本书

    最后,我想再介绍一下能我写出这篇文章的“幕后英雄”——《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当我知道这本书时,最大的感触就是,竟然有人把这些当年激动兴奋,如今觉得只是年少时的回忆出成了一本书。

    像这些老去的东西,怎样传承?是带着悲情的色彩反复感叹它?类似有些自媒体一提到80后的年代,就一定要附上破旧的照片。充斥着不倒翁,铁皮青蛙等等的玩具,然后感怀那个时代所谓的单纯,带节奏让年轻人激动一下。然后呢?激动过后,大家可能依旧对那个时代的东西没有理解和认识。

    只有将老的东西解析,探究他历史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大家知道它更多的故事,才能让后人了解,感受到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才能发自心底的去传承,传播出来。

    所以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以下,是《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这本书的官方介绍:

    最后,感谢大家关注果核艺术空间,同时欢迎大家一直关注下去。动画片的分析,我还会写下去。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惊叹于孩子脑海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并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肉宝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懂动画片,怎么跟娃们混!(第一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h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