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爸妈正式搬到新家的日子,妈妈中午给我传了很多照片,能感受到爸妈搬到新房子都很兴奋。
搬家的工作好多天之前就开始了。因为以前住的房子已经卖给了下家,所以搬家进行的比较匆忙。我们在老房子里住了近15年了,家里有很多我的东西。非常熟悉爸妈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仅仅通过妈妈在微信上的只言片语根本拼凑不起来全貌,所以我在学校这边很是为我的东西担心。
睡午觉的时候想起一件事。小学初中背着母后买的CD和磁带全被我藏在绿雪花、剑桥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的磁带盒里,前几天母后问我磁带盒还要不要,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就我说不要了,那些我收藏多年的正版碟和盗版磁带正式变成了亡魂。还有好几个用来放书的××英语的大盒子,里面装的全是《乌龙院》、《阿衰》、《豌豆》、《折纸战士》、《冒险小虎队》……也不知道母后是打开看了然后丢掉了,还是看都没看直接丢掉了。
当年小学念的周托全封闭学校,每周最多5块钱零花钱。我大部分的书都是跟校门口摆二手书摊的老爷爷买的。初中家附近的小音像磁带店基本都绝迹了(除了那些贵的要死根本买不起那种之外),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个烧饼店门口摆了几箱磁带在处理,一口气买了好多回去。因为一次买太多怕被我妈发现所以把各种英语教材磁带盒里的磁带全部丢掉了,事实证明我这招挺管用的,虽然后来我妈借我随身听用发现了一部分,但大部分还是保留下来了。
记得那些年爸妈工作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和我讨论一下界限的问题。对于看不上眼的、认为不适合我的东西,一旦被他们发现之后结局只有一个——丢掉。而我应对的方式也非常简单——藏起来。
我在家有好几个零钱罐,每次零钱罐存满之后都会把硬币全部取出来放到我房间一个大袋子中。因为平时根本不会有人去翻那个袋子,所以从小到大那里都是我藏东西的好地方。随着硬币积累得越来越多,很多东西都被我拿出来销毁或者送人了。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还有一本书还躺在零钱袋里。算一算它在里面也有七八年的样子了。
我念的小学和其他很多小学一样,叫××街(路)小学,我们那条街的街角有当时县里唯一一家新华书店。那时新华书店二楼有一个图书室,类似一个小型图书馆,里面可以自习,大部分的书是可以外借的。当年我以好好学习的名义缠着我妈拿她的身份证在那里花50块钱办了证。刚开始我还正儿八经借过一些儿童文学读物,后来基本就只借漫画和乱七八糟的小说了。图书室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人还是挺多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因为地方很小所以有时候去都没有空位。到我六年级、初中的时候,那里已经很萧条了,桌子经常没有人擦,有厚厚的灰尘。那段时间我非常喜欢周迅,但因为在学校住宿所以基本没有时间看电视上网,所以我在那个图书室借过很多关于她的杂志和书,《海滩》就是其中一本。
《海滩》应该是她和李亚鹏一起演的一部电视剧。剧我没看过,那本书倒是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上初中,我去了省城一个重点中学的分校,升学竞争压力非常大,妈妈很反对我看小说。所以这本书基本一直被我藏在零钱袋里,周末回家趁家里没人的时候看。好巧不巧那段时间我妈带我去协和治鼻炎,因为要固定去医院挂水检查,所以我周末一直住在离医院很近的姑妈家。那本书已到了要还回去的时间但我已经忘记了。
后来一次要坐公交车急用零钱,我就去零钱袋里抓了一把硬币,那时才想起来硬币下面还埋着那本书。我当时很有心计的没有吭声,拿妈妈的图书证查到了那个图书室的电话。打电话过去问如果我借了本书两年多没有还会怎样。那边阿姨说这样图书证就吊销了,50块押金不退了。如果我愿意把书还回去或者按原价把书买下来,她还能再给我补一张借书证,而且不用再交押金,但是需要持证人的身份证;如果不愿意还回去书我就可以自己留着了。
那时候我还是很想继续去那里借书的,但那个年纪的我还想不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把我妈的身份证骗出来用一用,我自己也没有身份证重新办一个,所以这事儿就作罢了。书我继续藏着,那个零钱袋里后来我还藏过武侠小说和绘本,还被我妈发现过,死不承认是自己买的。后来那些书是送人了还是怎么处理了我已经不记得了。那本《海滩》可能埋得太深一直没被发现。后来我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到现在读大学,再没想起过那本书,也没再去过那个图书室。
好想知道母后收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那本书,还有我其他很多藏起来的小秘密。但是又没有胆量打电话过去问。
话说我当年喜欢上周迅还是因为母后是《大明宫词》的狂热fan,家里买了一整套的DVD。而且母后怕爸爸知道后冷嘲热讽所以那套碟都藏在我《CES学习法》的盒子里面。没错,得到母后真传的我就是这样洞悉了一切。
后记
哦,那个图书室现在还在不在我已经不知道了。新华书店的二楼现在一半是休闲时光一半是新华宾馆。有一次新华书店还在县里电视台登了公告,讲的就是图书室清理借书的事情,我妈还叫我去把50块的押金拿回来。我们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那张粉红色的借书证,我就哈哈哈给我妈讲了个笑话搪塞过去了。
现在想起来那个图书室真的好小,一共只有三个房间的样子。因为那时候还是人工登记,所以只是服务登记的前台就占了一整间屋子。前台的桌子后面有两个高大的柜子,柜子上全是一个个的小格子,一个小格子里放着一本书的借书登记卡。一本书一本书登记非常繁琐,所以我记得那个小小的图书室里负责登记的阿姨就有四、五个。剩下两间大屋子就是放书的地方,靠墙放了两排书架,中间一张长桌子和两排长椅。那些桌子和椅子因为常年用,钉子早就松掉了。钉子露出桌面会挂到衣服,还会嘎吱嘎吱响,经常看到有人把书卷起来“邦邦邦”把钉子敲回去。
那里很少见读起来费脑子或者逼格很高的文学读物,大部分还是比较亲民通俗的杂志小说杂文之类。我妈工作不忙的时候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我觉得当初她会答应办借书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梁羽生的小说很全。
原本还很担心这些东西被爸妈发现之后会不会跟我翻旧账,现在想想小时候和爸妈斗智斗勇的事情觉得好欢乐,好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