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辣微麻?蒜泥葱花香菜?”
——“不要麻不要辣不要蒜。”
以上是我和麻辣烫老板对话的日常,其实加一点辣油更香是更好吃,可这家厨师理解的微辣实在太辣,于是我索性就吃清汤涮菜了。
生在江浙,本就不是嗜辣之人。小时候家里都是爷爷掌厨,最讲究口味的菜也只是酱烧之类的,其余皆为清炒、清蒸、清煮,调料无非盐、味精这些寻常的味道。
上初中时,和班上一个四川女生突然变得要好,第一次被邀请到她家吃饭味蕾被惊艳到,川菜好好吃!后来总是腆着脸去她家蹭吃,慢慢觉得自己还是挺能吃辣。
刚好也喜欢上一个四川男孩子,心里就产生了“我要变成一个很能吃辣的人”的执念。于是每次买零食都首选辣条,彼时的我一点也不爱辣条奇怪的味道,吃半包扔半包。确实那段时间的吃辣能力提到很多,上街吃面和麻辣烫都能加辣酱了。
当初恋结束,我对辣的狂热追求好像也自觉停止,加上青春期的痘痘和肥胖,饮食自觉回归江南小镇式清淡。
到泉州念大学,品尝闽南各类大开眼界的美食还来不及,无心恋辣。在寝室煮火锅都是清水汤底,但也明白蘸料里头放点老干妈味道才会好极了。直到有次,在一家清真拉面店,老板端着一钢盆刚做好的油泼辣子走过我身旁,辣椒面和芝麻在吱吱的热油里奔发出惊为天人的香气,那股味道即便现在仍旧清晰。后来就经常跑去吃拉面,加一点点他家的油泼辣子,美味到飞起。
大三接了朋友的一个家教活,每天中午去管小孩写作业,管午饭。这托班是一对东北夫妻办的,男主人厨艺精湛,对吃的也颇有研究,他家的餐桌上经常有一碗油泼辣子,用他的说法“吃点辣对身体好,排汗排湿”,我一想很有道理哇,在泉州这种一年中有十个月处于夏季的地方,真的很需要把体内的闷湿赶走才能愉快生活。他每次对比我和另一位家教姑娘吃饭的情况,总会得出“小张挺能吃辣哈,浙江人也爱吃辣哈”的结论,我又成为了一个会吃辣的我。
工作第一年的什么节,飞成都看异地男友,吃了火锅的第二天,我整整一天躺在床上,抱着盒1L装的鲜奶解辣续命,才明白以前吃的火锅根本就不是火锅,是美味的汤啊。
工作第二年,从大胡建回归包邮区,租了间带厨房的窝,自己煮饭的日子里,辣椒只是偶尔切一个放在炒青菜里提味调色而已。
魂牵梦萦的成都某家红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