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驯养”这个词有些感觉,是源于读了《小王子》,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彼此之间便有了萦萦绕绕的情谊,觉得“驯养”真好,彼此用心真好。
今天读完这一章节才明白,“驯养”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个足够理性的词语。语文教师想要更理性地培养学生,想要助力学生终身成长,还是需要厘清“驯养”和“滋养”这二者区别的。
驯养,从字面上解释很简单:饲养并使其驯服。
滋养,从字面上解释同样很简单:滋补养育,提供营养。
刘祥老师以河为喻,辨其关系。前者流淌的,是支配与改造;后者流淌的,是自主与自得。前者多体现为教材意义、作者意义、编者意义、教师意义的强制性灌输,后者多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主动吸纳、积极消化、生成养分、润泽生命。前者是外在知识、能力等因素对学生成长元素的一种"入侵",学生处于不得不接纳的地位,没有过多的自我选择权利;后者是外在知识、能力等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得",学生处于自主选择的地位,可以依照自身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前者犹如吃派饭,就餐者自己无权选择饮食,只有消极等候主挑选适宜的食品。别人的安排;后者犹如吃自助餐,可以依凭自身的口味和食量,自主挑选适宜的食品。二者目标不同,驯养关注的是结果,滋养强调的是过程。
滋养中的一切活动,最终指向都是为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滋养生命服务。这样看来,滋养确实优于驯养。我也为之前浅薄的认识感到汗颜。
当然,这二者并不是界限分明,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
“驯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当然,应该有。
最高境界的语文学习活动,当然应该完全建立在学生心灵的自我滋养之上。这样的活动自然是超越驯养的,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中。那么我们需要的是在常态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驯养”。
首先,我们应该努力成为高水准的驯养者。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表现形式,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交流表达时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习活动中问题设计的思维走向与价值取舍。
其次,学生作为被“驯养”者。要提升他们的思维训练,让他们走向理性成熟。老师要在关注学生心灵的过程中,互相驯养,并能够滋养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