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拆掉作为受害者这堵“墙”

拆掉作为受害者这堵“墙”

作者: 蓝胖子精灵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18:46 被阅读0次

面临现在越来越发达便利的时代变迁,我们的情绪也渐渐的难以控制,甚至脆弱起来。时而开心时而抑郁,脾气更是暴躁,开个车“路吼症”,吃饭排队“焦虑症”在家做家务“狂躁症”。仿佛越来越不耐烦,开心的事情也是渐渐减少。那么是什么来控制着我们的情绪?不应该是自己吗?我们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不受自己的控制,反而就像电动玩具身上按钮一样,当别人按下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按钮,我们的情绪随之而动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就是“受害者”模式。他们的生活经常失控,他们的心智模式是:是外界、别人在掌控我的生命,是他们导致我现在的状态。一旦安装了这种模式,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个痛苦按钮,不让别人按到。一旦被按到,除了沮丧,他们似乎也毫无办法。就好像你的老板偏偏要发火;你的孩子就是不听话;明明急得不行,前面的路就是堵得纹丝不动……他们习惯把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中,有的时候是交给家人、上司,有的时候是交给朋友、同事,还有的时候是交给过去的自己。他们经常说的话是:“就是因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那个时候我还小,所以……”“他怎么可以这样!”“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我没有办法,这个事情不怪我,是......”

与之心智模式相反的是”掌控者“,他们的按钮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心情仿佛一直很好,情绪也一直非常稳定,哪怕碰到了很不好的事情,他们也有办法掌控情绪。他们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如何,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这种人总能找到当下更好的方法,因为他们明白,不管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自己的!老板发火,我可以选择去沟通,也可以选择离开;孩子不听话,我可以选择去教育,或者调整自己讲话的方式;堵车的时候,我可以选择下次不在这个时间出来,也可以选择用这个时间听听音乐或者练练听力……这种人我们称为“掌控者”。

你是受害者还是掌控者?你的大脑里安装了哪种心智模式?

其实我们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很多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拆除作为受害者这堵“墙”。拆除内心的痛苦按钮,成为一个掌控自我的人。要在面临问题和困境的时候,告诉自己:不管怎样,我是可以负全责的,如果我愿意,我会有更好的选择,然后打开思路。

关于这个“受害者”理论,之前很多书中也看到过许多次。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面对不可掌控的事情下,去管理你的上司,管理你的下属。在《底层逻辑》中也有说走出去而不是等待,不是因为你无法改变的事情而自怨自艾。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掌控者,却往往因为外界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意愿。所以,不管时什么原因,都不要心软,不要把你的命运放到他人手上。(真理!如果我早点就知道这句话知道书中的例子,我会少走很多弯路。有时候你是因为心软,因为帮助朋友或者朋友的哀求去帮他。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他人的手中,大概率不会有好的下场。)在你觉得现在面临的问题你无法控制无法解决的时候,要知道你还可以掌控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被需要的人。看看你能改变自己做些什么?如果当时刚毕业学设计的我没有用业余的时间自学金融知识,考资格证,豁出脸去求兼职,可能我不会这么顺利的跨行业。当时的设计公司怎么样发展,怎么样对员工我无法改变也无法掌控,我不能逼迫我的老板给我上保险,让他给我加工资让他把我的加班费给我。我能改变的就是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待遇,提升自己,然后给他上盘炒鱿鱼。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陷入深深的抱怨与自怜中。拒绝受害,掌控你的命运。

世界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既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会培养对不公平的免疫力。因为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不公平就好像空气,充满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每一瞬间都身在其中,无法逃离。关键是,在呼吸之间,你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让自己慢慢老去?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If some day you join us,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Imagine

译文:你也许会说,

我只是一个梦想家,

但是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如果有一天,你也加入我们,

世界会合而为一。

                                                 ——《幻想》

相关文章

  • 拆掉作为受害者这堵“墙”

    面临现在越来越发达便利的时代变迁,我们的情绪也渐渐的难以控制,甚至脆弱起来。时而开心时而抑郁,脾气更是暴躁,开个车...

  • 《拆掉思维的墙》读记之受害者

    拆掉思维的墙 ——读记之受害者 什么是受害者?什么是掌控者? 你是受害者吗? 这世界真的公平吗? 我将本书关于受害...

  • 停止抱怨

    打卡,今天读了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对受害者故事这个概念印象特别深,触动很大。作为受害者,最大的收获是:发泄的快感...

  • 笔记: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1.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 我们本能上都是抵触改变的,因为那意味着要拆掉这堵自恋之墙。 2.远离你自我实现的...

  • 每日一句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受害者最擅长的两件事:这不关我事,那不关我事。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每个人都是...

  • 100读书day102

    6月22日《拆掉思维里的墙》 【day102盈盈】 摆脱受害者心态:受害者,最大的收获: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

  • 【1.26我在悦读】张莹

    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二遍) 作者:古典 篇目:第6章和第7章 收获: 01 受害者和掌控者 受害者的心智模...

  • 《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01.思维的墙有哪些 无趣,恐惧,成功学套路,职业,受害者心态,被动,等。我们要努力拆掉这些思维的墙,成长为自己的...

  • 《拆掉思维里的墙》之如何拆掉受害者这堵墙

    一 后知后觉 回忆过去找到受害者情景,分析受害者心理,写一个改变方案 二 当知当觉 发现受害者心理,与它独处,感受...

  • 把情绪的遥控器握在自己手里

    今天在看《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作者关于受害者和掌控者的描述,很有启发! 作者说,受害者和掌控者有两种不同的心智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掉作为受害者这堵“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mq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