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出生到青春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各不相同,亲子活动的目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什么样的沟通才有效?启智天下与您分享亲子沟通在几个关键阶段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青春期·心口一致学会与孩子分享
青春期是亲子沟通,最容易出现冲突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叛逆,开始拒绝与父母交流。
青春期孩子的有一些很典型的特征,比方说喜欢和同龄人呆在一起,不喜欢被爸爸妈妈管着,认为自己已经很懂这个世界了,喜欢自己去探索等等。
此时家长如果一味的严看死守或者说教,往往引起孩子更强烈的逆反。建议家长们学会去“养令”,嘴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保持一致,学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态和心情,聊一聊今天经历了什么,聊一聊当你面对朋友之间的一些冲突、误解和不开心,开心就表达开心,难过就表达难过,不知所措就是不知所措,慢慢的,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亲子关系才会像朋友一样,是开放和坦诚的。
另外,仅凭自己的惯性,凭着自己被教育的经历,去跟孩子互动免不了会出现很多问题,要做好爸爸妈妈这个角色,也是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6-12岁·当好“导游”的角色
当我们来到一个旅游景点,导游会为我们介绍,这是什么什么地方,它的历史是怎样的,在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当中,它都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有哪些人物到来过,它曾经遭遇怎样的一些挫折,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很少参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他们很少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讲解当中。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六到十二岁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呢,要像导游一样去带领着他去看人生当中的风景,去领略人生当中的一些风景。同样的,不带有主观色彩,尽量的中立和客观,尽量的让孩子透过你跟他的互动,看到背后的一些意义。
比方说,当孩子经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考试,可以为他庆祝,告诉他考试是一次总结,告诉他分数反映出来的信息,可以告诉他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告诉每个人都是在经历中成长,所以这是值得庆祝的。当然,想要有高品质的沟通,家长还是要放下手机,面对面的跟他聊一聊。
3-6岁·当好“教练”的角色
当一个人学游泳时,教练会站在泳池边,告诉你动作要怎么做,腿要怎么用力,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说完了,ok,你可以去水里试了。教练还知道你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你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对于3-6岁的孩子,家长同样也要像一位“教练”一样,告诉他要怎样做,告诉他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但是让他自己试。
这个阶段,家长同样要注意去“养令”,说了要做的就去做到,说了不去管的就真的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去有界限的分清楚彼此的责任。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后台”的话,那么我们爸爸妈妈给到孩子的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关注,无条件的欣赏,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父母能有意识的、有觉察的去做到这些点的话,孩子他的内心就会觉得“后台”比较硬。
0-3岁·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0-3岁,是一个孩子安全感被满足的最重要的阶段。人的安全感不是被训练出来的,而是被满足出来的。
零至一岁时,孩子的存在来自于跟妈妈的互动,他的存在感、安全感、价值感,更多的是来自与妈妈的互动,在精神分析领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作共生期,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会认为我和妈妈是一体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留意妈妈的眼睛是不是真的可以看到孩子,在这一阶段一个内心安稳的妈妈,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到了两三岁,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要去处理“分离”,要让孩子经历和体验“分离”。不管他会不会说话,要跟他去交流,要去建立内在的联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