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去二课了,趁这点时间,敲点字。
我是太怕她玩手机,昨天在会议室学习的时候,趁闲就用手机戳了一篇“流水账”。正巧就被她看见,“妈妈,就你一个人头都不抬的玩手机呢-------”,完全无法解释啊!手机,可怕又有诱惑的消磨,在毫不察觉之间,很快就失去了自我,我反反复复告诫自己,万不能在她面前,做与手机有关的事,但总也禁不住做到完全的杜绝。说到这儿,无法自律的焦虑感油然而生。
友说:”杨老师丝儿,该期中啦,“粥记”能少布置点儿不?多做做卷子,咋样哈?“,对这个问题,我是认真滴寻思了一下,觉着是对的!本来是坚定一周三次小练笔,周末一篇周记,单元一次大作文。然而,月考,单元测孩子们语文成绩忽高忽低,着实令人提心吊胆。一切美好的话,说的再多,没有成绩又怎样告慰家人?没有提高成绩的办法,又怎样站得住那方讲台?最难堪的是,听王老师说确有一些高校一学期,一学年不写作文的,结果:高考成绩并不受影响(这样太打击啦吧!),所以为什么老师们淡化写作教学。写作还是要教好好教的,然而真正又不完全在“教”,关键是“导着写”,写着,写着就会写啦。写吧,可能就要常苦于孩子们,我是不喜欢看考卷作文,超级无聊,千人一面,喜欢看周记,《杨老师不在的日子里》(我去克拉玛依考试)、《我们的邢老师》、《我的师傅或徒弟》、《月”烤“了》、《十三班的春天》等等,有时候能把人笑死,有时候默默地动容。这样,一改两个班,基本大半天的时间就在里面了,改的多了,也挺费劲。然而,上面查的不是周记,是单元教材上的大作文,平时的练笔也不算在内。总而言之,在写作上下大力气,短时间内一定是收效甚微的,所以,现在是该”疾功尽力“打歼灭战的时候了,在不,就连樊登老师讲授的《认知天性》,从很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测试是巩固识记的最好办法。
说着,说着,话题就扯远了。其实,关键是想说,本周记暂时可以不用写,小练笔还是不能少滴(一般是300字的要求)!这次,布置的练笔,特别贤惠,想想就偷着乐,太智慧啦!刚学完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我立马-------,让孩子们找来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咱不是刚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嘛,第四篇里《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不是也有毛泽东母亲的回忆嘛,我们来比较啊!看看伟人的母亲都有哪些共性和差异?(f非常实用啊)当然,还可以从写法,语言上找找不同。
朱母的形象是勤劳一生,俭朴仁慈,有远见和朴素的意识,深明大义支持革命。分析“有远见”时,在家境凄苦,暮于“绝路”,父母“被逼着”做出决定,节衣缩食,供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才有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总司令。否则呢,没办法想,可能旧中国还会多了一位好佃农。下课后,小杜同学,悄悄问我:”老师,旧时,读书考科举,不都是大部分的人的选择吗?怎么就说,朱母有“远见”呢“,我暗自惊讶,这小子有点想法啊----,“这里的远见,我们上升一下吧,可以理解为,是父母对整个家族命运的大胆的抗争和改写,世代为佃农的出身有这样的觉察的意识,最为可贵“。邹母,活泼、欢悦,柔和有着青春的美,爱看小说,情感丰富,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孩子们听,娓娓而来,戚戚动容,对子女无比慈爱、忍着心痛,支持着对孩子学习严酷的督促,同时又是一位早逝的母亲。舒母,从老舍先生一岁半,父亲不在,全家就靠着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其中的辛劳和俭朴自不用说,但母亲做事永远丝毫不敷衍,即使再忙碌也要将屋室,家用的物什,收拾的清爽干净,为人热情好客,重情义来往,宽厚隐忍,最会吃亏,但又绝不软弱。联军,鬼子,兵变,在饥荒,刺刀,血光火焰中,一个孤寡的妇人守护这一个家。这样软而硬的性格,给了老舍先生,什么事可以将就,但不能超了自己的宗旨和法则。这是一个孤独而坚强的慈母!再说说,毛主席的母亲,主席自叙母亲心地善良,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这一点,和朱母高度一致),在毛幼时与父亲的斗争中,母亲主张”间接打击“,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公开反抗,她都批评----”这样,我们来小结一下:好母亲,都是勤劳的,仁慈,俭朴同时又慷慨,不吝啬财务(我在想,一个“守财奴”式的家庭能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物:论金钱与教育。);爱读有字的书,或无字的书;有远见,有看法,境况再不易,也不将就的活日子,从来都不被动消极,柔弱中都有坚强。最后,还有一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和父亲“站在”同一线,绝不公开对立和撕扯。
写法,司令的文章是回忆录,以叙为主,纵的是时间为经,横的是母亲德行美好的事儿为纬,全文叙事主线是“母亲勤劳一生”,用典型事写人物。(插播一个花絮)课上,先展了一个标明时间的序,然后让孩子们从文中找相应的事,第一个时间给的是1885年之前,正讲的高兴,我村里小方同学,提了个问题:“老师,85年之前,朱德司令还没有出生啊!”孩子们一片哗然,点头称是!哎呦喂!我的这些小朋友们,能有这样的质疑,厉害啦呀!好吧,我就掰呀:“这篇文章的叙事主线是什么?是母亲而非”我“,85年之前所叙的内容,是否与母亲紧密相关?!”,这节课最大好就在这孩子的质疑解惑中了。邹先生大致也如此,用事写人。至于老舍先生,也是叙写母亲一生的经历,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用典型的事加以详略的表达。语言,第一位,质朴无华,二位,直白坦诚。老舍的语言最是真挚动人,凝练中蕴含着刻骨的深情,又饱含作者醇厚又独特的人生况味。至于,主席的语言,了了几句,质朴纯真,颇有幽默,家庭关系都说成了革命关系,压迫于反压迫,斗争与策略,这与他诗人的一面很是大不相同:“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所以,估计在记实作品中更能感受,人物的本来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