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书摘录

问书摘录

作者: Aly姐要自律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09:42 被阅读0次
    书友问题3:人近中年,如何理解自己的平凡?

    李蕾:我们再挑一个问题,来看其他书友的提问。这个问题共同问大家,人近中年,以前的朋友混得比自己好,自己很努力,一事无成,哪里出了问题?或者说我该怎么理解自己的平凡?

    这位书友是一个38岁的中年男人,80后,上有老下有小,独生子,这些年打工做生意都不成功,看着别人都比他混得好,然后说,我又为他们高兴,又为自己感到难过。我感觉自己很努力,为什么一事无成,难道大部分人都这么平凡吗?哪里出了问题,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觉得这个应该先让刘老师回答,您是做咨询的。

    刘蔚涛:我真觉得大部分人就是这么平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我们可能向别人看的时候,看的是别人比自己好的那一方面,但是他背后有什么东西,其实你不知道。就掀开被子,里面都是马蜂窝,被面上面花团锦簇。这位书友38岁,然后我一想我42了,土比他就埋得更高一点了。

    上有老,有的人上已经没老了,下有小,有的人还没有。所以他还有时间来读书,来问这些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思考,而不是被生活压迫着,每天我搬砖,才能把这一天的饭钱挣回来,我觉得其实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所以我的感觉就是你不能真的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拥有很多的东西。

    就不如扒拉扒拉,自己有什么样的东西,什么对自己真的有价值,能让自己开心,然后自己又可以去做的,就去做呗。每一天活得都比前一天让自己更开心一点,让自己周围的人更开心一点,让自己觉得对自己重要的人更开心一点,就可以了,永远比自己之前好一点点就好了。

    沈奕斐:我其实想接着蔚涛的这个话说下去。其实如果你遇到这种觉得自己很沮丧的时刻,其实可以看看统计数据。就我们是做社会学统计的,今天的中国还有6亿人,每个月只有1000块钱,你会发现我们上海的平均工资其实跟你想象中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刚刚讲到你还有老还有小,说明还不错。

    实际上你看统计数据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自己能够达到中等的水平,很多时候已经是拼尽全力了,就你得努力拼尽全力,你才能达到这个中等。你要知道,你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滑到了,别说平凡,甚至悲催的境地。所以有些人觉得自己一直在中等这条道路上,如此平凡,其实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了要达到所谓的中等,真的已经拼尽全力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我觉得就放过自己吧。如果你能找到我怎么做能够更好一点的事情,那你就努力去做。我跟我先生经常有一个争执,我们俩三观很不和谐,他老觉得我不够努力,他说我明明看到你有潜力,你为什么不把这个潜力给发挥出来?我就跟他讲,为什么人生非得要把100%的潜力全发挥出来呢?那多累啊!

    我发挥个50%不挺好的吗,我觉得这已经是我很努力地发挥出来的,我已经很辛苦了。再往前走,我觉得很可能不见得是我自己喜欢的,所以能找到某种方式往前走,很好,但如果已经努力了,那你要知道真的,能平庸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李蕾:这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给这位书友推荐一本书,叫《阿加西自传》,我看这个书看得跌宕起伏,一晚上就把它看完了。这样的一个神童,被称为天才,他无数次创造奇迹,不断地超越他自己,你以为容易吗?他所承受的那种压力,那种辛苦,我看完以后就觉得臣妾做不到,特别困难。

    我倒是很同意,第一,我们得有一个态度,就是首先真的不要去跟别人比,跟过去的自己比。第二,凡事还是要努力的,就是老天爷发给你一把牌,那你要是一个强大的、技巧高超的人,你总归跟他有得一拼嘛!我们打一把,搞不好我赢了呢?就上天也畏惧强大的对手,但是万一输了,那得认账。成年人的世界里面除了努力,还有两个字叫“认账”。

    徐英瑾:我要提出一点,因为的确社会的竞争非常厉害,但是要让自己的心态建设好,还是不妨学习爱因斯坦。我又要指出我小时候看爱因斯坦,学会的另外一套人生技巧。我看的都是很古怪的地方,从来不看科学家努力学习。爱因斯坦他的一个爱好是拉小提琴,拉得巨难听,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但他拉得自得其乐。因为他是爱因斯坦,别人不好骂他,然后私下里说这阿尔伯特拉些什么。但是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倒不妨可以学学爱因斯坦。

    我们发展自己的一个爱好,不是为了考级,就是为了好玩,你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比如你说要玩乐器,买个钢琴,不仅非常昂贵,而且家里能有地方放钢琴吗?你连米都没地方放,我们倒不如弄点简单的东西,笛子或者是口琴,这样的一种小的爱好,能够让你得到一种非常廉价的小的快乐,它对于整个精神的贫富有很大的一个好处,这真的是有好处的。

    李蕾:这是好主意,不断地用那个小小的成功来证明自己。

    书友问题4:现在的工作不顺心,要不要重拾旧业?

    李蕾:来,我们看这位书友说,我今年37岁,做保险销售团队主管6年多,转岗到公司培训老师4年,目前培训工作中,除了时间压力上轻松些,一直没有很开心,工作动力、成就感、薪资职位也没有提升,跳槽也没有合适的选择,那么该不该回头重新做之前的工作,还是继续在现在的路上走下去?

    徐英瑾:他的意思是什么呢?他特别提到要不要转回原来的工作,好像隐含着一个意思,他挺怀念以前的工作,否则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要回到以前的工作,这当然牵涉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了。

    有可能和保险销售的工作性质有关。从心理学上讲,这涉及一个快速的心理反馈机制,保险卖出去了,业绩上来了,这是一种迅速的见效过程。但是他现在做的是学生、教师的培养和员工的培养,就没有办法迅速地得到一个反馈。他现在所做的这个工作,使得他的整个工作的激励机制变得非常非常不清楚。

    当然这种情况,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一种方法就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反正你是老师嘛,然后自己设定目标,看看学生是怎么样,为了让学生开心你也开心,把考卷出得容易一点。

    李蕾:他是培训讲师,都是学生给他打分的。

    徐英瑾:不要紧,这本身也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当然可能面临的群体比较多元化,这就使得他在吸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时,信息的处理和整合会变得复杂。

    沈奕斐:我觉得我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起我妈妈一直对我的教育。我妈妈跟我讲,人生是可以放弃很多东西的,但不允许逃避。区别在于哪里呢?就是你如果想要放弃这个事情,你必须先去搞定它,你必须在这个行业里证明你的价值,你才可以去做另外的事情,这叫放弃,否则我妈说你就是在逃避。

    你逃避这个事情,所以就换个职业,你以为你就会成功吗?原来失败的你还是会失败,只有在这个事情上,你成功了,你才可以说我不喜欢它,我要换一个。所以我其实是会很残酷地告诉他,你以为你回头,就能做得好吗?你以为你回得了头吗?其实不是的,你现在做不好,你回头也一样做不好,你必须现在把它给克服了,你才有资格说,我再做选择的时候,我要去选择别的,我要选择我原来的那份工作。否则这就不叫选择,叫逃避。

    所以如果让我推荐一本书的话,我可能有不太一样的角度,我会鼓励你去学习。有一本书叫《学习之道》,你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区分你是整体型的学习者,还是渐进型的学习者。

    整体型的学习者,他的好处是有目标,但缺点是一旦他达不到目标,就很容易放弃。渐进型的是说尽管目标没那么明显,但是我会在乎能不能一直进步,也就是说进步是特别重要的。

    你可能不是仅仅做个决定的问题,不是说要放弃还是换个工作,或是继续做下去,这时候你要做的是让自己保持一直在进步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学习之道》其实在告诉我们,你怎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所以我觉得如果让我推荐一本书的话,我会推荐这本书。

    李蕾:你常常遇到这种提问吧?职业的话题。

    刘蔚涛:对。但说实话,他问的是一个选择题,他觉得有两个选项。我想说,首先第一,你肯定不止这两个选项,肯定还有别的选项;第二就是,既然是选择题,那肯定有一个标准,你就是因为没有这把尺子,所以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对吗?所以回过头来它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你的职业规划和你到底想要什么东西的这么一个自我评价。

    那么你想,他以前在做保险销售,然后他转行做了培训师,那他当初选择改变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理由。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理由,我现在猜,有可能比如说收入更高了,时间更自由,朝九晚五,可能家里边有小孩了喜欢稳定一点。这个标准肯定是随着时间、随着家庭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衡量。我估计他在想要不要回以前的那个工作状态,还是维持现在的,可能也是遇到了新的变化或者瓶颈,才会这么想。

    我可以推荐一本书,这个是非常战术层面的,不是思想层面的,叫作《远见》。这本书的作者是全世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广告公司之一——奥美广告离职的CEO写的,给年轻人的职业规划的忠告。

    这位书友37岁,估计工作已经10年以上了,可是往后看,他离他的职业生涯末端还有多少年?还有将近30年,所以其实才刚刚过了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要去考虑。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在这两个选项当中纠结,而是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

    那在做决策的时候,《远见》这本书给了我觉得还是蛮实用的一个工具。在你选择职业规划的时候,要考虑这四个方面的维度:

    1.我做这件事能不能学到新东西,能不能成长;

    2.我做这件事有没有乐趣;

    3.我做这件事有没有成就感或者是满足感,不管是对自己、对家人还是对社会;

    4.我做这件事有没有奖励,它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社会地位。

    人在每一个阶段做评估的时候,在这四个方面,可能你要先给一个权重,就是在你现在这个时刻,什么是最重要的。

    然后你可以去思考,在不同的选项当中,如果这四个维度是1到10分,你能分别打多少分。这样就能够量化,能够显化,到底这四个维度对于你现在的这个权重来讲是好还是不好。

    但是回过头来说,工具是帮助思考的,绝对不是说这东西710分,就比700分要好,而是很有可能是你做选择,做权重分配的那一刹那的主观的这种感觉。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前人告诫,什么样的书,还是自己内心要搞明白,什么对于你来讲是最重要的,按照那个标准去衡量你要做什么。

    李蕾:你为他推荐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这就完全可以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就推荐一本比较文艺的书,北野武的《向死而生》。你看北野武这个家伙,他又有趣又冷酷又腹黑,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和打击,但是这个人就好像永远在烧一把火,眼看着我出车祸了是吧?快死了,然后丑闻也爆出来了,可是怎么样呢?去他的!我该怎么活就怎么活。他继续往前走,永远能开疆拓土,找到自己真正的那个热情所在。我觉得这位书友现在不是工作上面没动力,是心里面没动力热情不足,所以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书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qf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