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常常有一份责任多思考来考量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不遗余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事情,我不浪费精力。
做教育我的心里常有一句话浮现: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认为,教育者,一定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培养孩子,也就是要为了孩子一生发展来做教育,要站在人生的高度对待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我深信不疑。我组织学生和教师开展了大量阅读活动。2021年寒假,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两套教学大纲,第一个是必须学会并记住的材料,第二个是课外阅读以及其他知识来源。突然发现,我组织师生只是搞了阅读活动,注重的是形式,阅读依然浮于水面,没有触及到师生的内涵发展。从那时候开始,我逐渐思考,有了新的想法,要真正重视阅读,还需要将阅读课程化。
如何课程化,我通过两种途径来落实:1.课外阅读课内化。就是提倡每节语文课留出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阅读。要么是导读,要么是自由阅读。2.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每天有专门的阅读时间。每天中午学生一到校后的二十分钟时间,全校师生一起阅读。另外,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必须读书半小时。除了规定的必读书目,我常常给学生借我自己的书籍,也就是我两个儿子的书,让他们读,例如,国际大奖小说一系列的书籍,余华的《活着》,读了曹文轩、沈石溪的书籍。
阅读课程,在我们班运行了一个学期后,我就在校内推广。阅读课分为两种课型:第一种课型,是由教师引导进行整本书阅读(书籍来自学期初,教导处和教师为学生推荐,自己自行购买),或者是读语文主题学习系列丛书,师生边读边交流心得、感受;第二种课型,注重师生共读,以读为主,关键是师生在共同的时段一起读书。
我在校内做阅读主题的培训很多次,面向学生、面向老师、面向家长,效果还不错。就这样,我坚定地推广着阅读。源于我参加了许多培训活动,读了大量的书籍,源于我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源于我思维的底层的底层发生了改变。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用课外阅读为学生建立智力背景,打好智力底子”“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是补习,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看来:阅读就相当于一棵树的根,各科的学习相当于这棵树的树枝和叶子。只有树根的健壮,才会有树的枝繁叶茂和开花结果。如果叶子出了问题,可能是根部有了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学科学习出问题了,有可能是阅读存在问题。在双减时代,作为语文教师,我是极其反对让孩子刷题的,我大力倡导让美好的阅读陪伴着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量。
读书多了,我明白了,小学阶段养成的自动化阅读是学生一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将阅读作为重点,频繁读,频繁实践。事实上,我的做法已经辐射影响着身边教师,本学期我校有6位老师主动咨询我,跟着我加入新网师学习,加入阅读。周边另外三所学校的两个副校长和一个教导主任,也纷纷咨询我,加入了新网师学习。
阅读的效果怎么样,我更多的是以激励评价为主,不评判。在阅读课上,学生是中心。我们通过沙龙活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分享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读书多且坚持的孩子,我带着他们去镇上的书店,让他们现场选自己喜欢的书,我出钱买,送给他们。当然,每本书的价钱控制在30元以内。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孩子获得榆林市级读书之星,是我们班的。我也得到教研室和教体局领导的认可,被评为“最爱读书的神木人”。
当然,我们还只是走在探索的路上,不足之处一眼可见。如,班里有个别学生依然没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作为副校长,在学校推行阅读,还没有形成体系化,推广运行的力度不大,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阅读力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是长远的,是一生恒久不变的学习能力。总之,我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因为,我也是被阅读魔法棒点亮的那位教师。
现在的我,对阅读和知识的需求可谓是如饥似渴。最近两年,我自费参加了好几项有关阅读和写作的培训,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的第七期写作研修班、参加了谢云老师和张文质老师组织的第八届教育行走活动、参加了张祖庆老师的写作研修课、参加了魏智渊老师的老魏咖啡馆课程的学习、参加了新网师的学习、参加了北京教育专家刘称莲老师的第二书房的共读活动,购买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录等,据不完全统计,培训学费加起来已过万,还不包括来回路费和食宿费用。
我也读了大量的书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了魏智渊老师的《儿童读写三十讲》,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阅读观》,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读了于漪老师的《教师写作》等,我尤其牢牢地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书里写的:“即便我们地处遥远的乡村,但是如果我们重视阅读,我们依然拥有着和发达的大城市一样的教育资源。”这句话对我们乡村教师的激励是无限的。尤其是我。
我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提醒、鼓励自己,今天作为结尾,也与大家共勉:不要问世界为你做了什么,也不要问你为世界做了什么,你要说你为自己做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