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说过:“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无论天赋、出身,平凡人都有了逆袭的可能。心动吗?肯定是心动的。即使再懒散的人,只要心中还有一点对生活的不满,便会欣然接受这个理论,并且购买格拉德威尔的书,报名参加1万小时训练班。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刻意练习》一书的推荐序中就详细分析了“一万小时定律”的真实性。
《刻意练习》的推荐序中指出,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并不存在,这只是畅销书作家用来宣传的一种手段,一次对心理学研究不那么严谨的叙述。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的出处究竟在哪里?这要从诺贝尔奖得主西蒙说起。
1973年,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和新手的记忆比较论文。研究发现,在记忆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之间记忆的组块数是呈递减的。因为国际象棋大师经过了长时间的联系,这个时间大概是10年。这就是西蒙的10年定律。
1976年,艾利克森(本书作者)与西蒙再次就国际象棋专业技能习得方面发表论文。
随着艾利克森心理学方面知识的不断精进,他发表了一篇关于音乐学院学生专业技能习得方面的论文。研究表明,从卓越的演奏者到未来的音乐老师之间的练习时间为1万小时~4000小时不等。这便是被格拉德威尔演绎出的“一万小时定律”。
事实上,艾利克森强调的是刻意练习的重要性,而不是一万小时这个阈值。
仅仅听信“一万小时定律”这个魔术般的数字,其实会让你忽略掉许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1.专业领域不同,专业技能习得的时间必然是不一样的。文中提到,优秀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往往是3500小时;而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只需几百小时。
2.只要练习了一万小时就能获得成功吗?并不是的,影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还包括一个人的天赋。虽然天赋所占的比例极小,却也不能忽视。比如一些体育竞技类项目,对人的身材和身高是有要求的,像身高这种先天因素影响占大比例的条件,再努力,有很难彻底改变。
3.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是说练习的时间越多,练习的效果就越好的。我们一直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强调方式方法。方法很重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教方法的付费课程卖得那么火热了。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讲的就是练习的方法,教的是如何才能更有效的练习。
究竟怎样才算有效的练习呢?又该如何练习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呢?且听下回分解。
注:本文参考《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