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明哲保身的思路,在外打工,应该少说话。老话儿讲,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说的再对不如不说,因为总会有说错的时候。
新接的项目有一个问题,客户产品的上料姿态。如果按照拆箱以后的自然状态,我们提供的设备就要增加一个翻转产品的动作,增加了时间不说,主要是为了这个动作要增加一套装置,其实仅仅是增加一套装置,也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因为增加了这套装置,机械手就变成了两个,安装在六轴机器人上以后,由于没办法安装在六轴的轴向方向,只能安装在径向方向,会极大地限制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这是最要命的。
首先说,纯粹站在技术角度分析,虽然麻烦,虽然有许多困难,仍然是能够做到的。可是,有没有必要非这样做?为什么不去跟客户协商一下呢?项目经理、主管领导都没有想到这个层次,他俩让我按照自己克服困难的思路进行设计。我说,应该首先去向客户争取一下。如果客户给提前翻转一下再上料,事情一下子就简单许多。
我这样说有一个前提,就是具体怎么上料,在一开始跟客户接触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后来在客户的技术需求文件中也没有明确说法,而最开始,只是口头说过客户自己负责上料,也就是说,这里有空子可钻。
我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同时对于怎么跟客户沟通(具体到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以及什么样的语气态度等)也做了具体介绍。项目经理答应去争取,但是我听得出来她不是很愿意(一方面可能认为不应该去争取,一方面怕客户不答应),于是我说,如果你觉得可以说,那我去说,我来直接沟通。她答应了。
于是,我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式跟客户做了沟通,客户同意了。一切ok。
我来这个公司以后,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在面对客户的时候过分软弱。客户是上帝,这是对的,但是上帝并不一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更不一定蛮不讲理,只要把控好自己的做法,对于客户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是完全可以否决掉的,不要让客户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节奏。在这一点上,我看到的几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问题。
我这次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就事论事,针对这个具体项目有好处(直接成本就能省下两三万),一方面也是想让他们知道,要敢于跟客户去争取应当的利益。只有把控住节奏,项目才能赚钱,不然客户瞎指挥瞎要求,成本都浪费掉了。
有一点需要澄清一下,两个机械手通过自动换位的机构,是可以做到让任一个机械手在工作时处于六轴机器人六轴末端轴向方向的,结构我设计出来了,但是很复杂,那个不工作的机械手可能还会碍事,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用这样的复杂结构。虽然我设计出来了,能不用还是不要用,不必为了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而把问题搞复杂。
我的设计理念是,用一个零件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而不是用一大堆零件解决一个问题。花十块钱把事情办了是本事,花上一个亿,傻子也会,那样的设计,算不上设计。所以我设计的设备,最终看起来都很简单,仿佛谁都会(当然是看到我的设计结果以后才说会),其实不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