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自己说的话要负责。
我们阅读一本书时,在完全了解了书的意思后,才能参与到评判中来。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意义的评论。
当人在辩论时往往带有情绪,这时候难免并不产生情绪,书中所说的理想化的辩论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第一,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动物的一面,所以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记住,此时情绪强烈,你只会认为自己有道理。
第二,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接受对方的假设。
第三,用同理心去阅读,尽力尝试不偏不倚。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
这三种心态是明智与有益的对话中必要的条件。他们同样适用在阅读上。读者与作者的谈话,应该是相当有纪律的。在读者表达了了解,但不同意后,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向作者说明:
1、你的知识不足
2、你的知识有错误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你的分析不够完善
这些概念被指出来了之后,读者必须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论点才行,也就是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提出理由来。
前三个批评点与作者的共识、主旨、论述有关。批评一本书,最后就是要知道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这样,来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
在阅读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得回顾一下这个问题:“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不可或缺,我们的理解力都能在仔细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得到延伸。
阅读反过来促进写作,比如我们要出书的话,必须得按照那四条来写作,使得书无法被反驳。
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135-147页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