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童年的记忆,我大多忘了,可能因为小时候没有什么玩伴,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能记起的都跟吃的有关。
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住了几年,爷爷家没有太多的零食,饭菜也都是爷爷奶奶亲自摘种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那味道却是现在超市里那些标着纯天然绿色无可比拟的。
我们家靠河边上,每年春天爷爷都会去河对面山上,摘很多很多的野生小笋,然后用自家腌制的酸菜或者辣椒炒,一盘小笋能吃上一整个春天。我记得有一年的暑假快开学的时候,爷爷把春天吃不完的晒干小笋,洗净和二伯送过来的五花肉一起炖,出锅的时候加点来辣椒粉,那味道,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爷爷是个很勤快的人,他河边上养了有一块小水田,一到春夏交替时田里的茭白(我们那叫芦笋)就会自己长出来一茬接着一茬的,这时候饭桌上小笋谢幕了,茭白上场,辣椒抖茭白、炒茭白。。。
可是我小时候特别不爱吃的这些菜,为什么?奶奶有糖尿病史,炒菜油水少,再者反反复复就这几个菜,一回鲜二回嫌,所以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去我二伯父家蹭饭,好吃又有肉。再后来跟我爸妈一起住就吃两边菜,家里菜不好吃就去二伯家,有的时候在二伯家吃完,回家发现自己家饭菜也不错,于是又吃一遍,这个大概就是我从小比较胖的原因。
虽然在爷爷奶奶家住好几年,但还是跟外婆最亲。外婆最疼的她的小外孙女,有好吃的总会想着她,她外孙女的生日总会提前好几天给她买好吃的,每年暑假都会把她接到自己家给她做各种好吃的。
我也最爱去她家了,每天都有都有好吃的还不用做作业,白天跟着跟着大我几岁的姐姐们到处玩,晚饭过后跟舅舅一家一起去广场散步,晚上房间热外婆带着我睡在天台上,一上一下的蒲扇和满天繁星陪我入眠!
我最爱吃外婆做的坛子肉,反正每年暑假,它总会出现在我的的饭碗里。新鲜的辣椒剁碎,三指宽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腌制后用油炸一遍,拌好一起放到坛子里,再淋上香油密封好放在阴凉处,等到我放暑假,外婆就才会开坛,这个时候的辣椒没有那么辣还带着肉的香味,五花肉入口即化,香而不腻,特别下饭,我一口气能吃两碗饭,外婆看到就会笑的特别开心!
当然我有也让她生气闹心的时候。我出生的时候,家里长辈给算八字,说命里犯水,要远离水。大人们每天都在我耳边念叨:不能去水边玩,不能去水边玩,不能去水边玩...像念咒语一样。离外婆家不远有一个小水潭,每天到傍晚表姐和一帮小姐姐就会去那洗澡,在家被爸妈管着不能玩水,到了外婆家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不让我去我就闹,让我去又不放心,最后只能叮嘱表姐看好我,要是我洗的时间长了,她就寻过来在岸边上喊。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会跟我说:“妹即,明天在家洗澡不去水潭洗澡了。”我满口答应,第二天继续闹着要去水潭洗澡!而后很多年我总梦到那个仲夏之夜,外婆拿着蒲扇,风轻轻的吹过了最绚烂的时光。
不记得因为什么,我们家有几年中秋前会去南岳烧香还愿,还愿前期间要只能食素,妈妈和外婆每天都会跟我说不能在外面乱吃东西之类的话。刚开始几天还好,越到后面越是忍不住,学校外面的小摊贩奶奶卖的辣条、红油豆腐皮,变得格外有吸引力都在向我挥手,可是吃完辣条嘴唇红红的会被妈妈发现怎么办,那就先玩会再回家就不会被发现了,果然等我回家,妈妈忙着进贡香烛用品,根本没注意角落里的我是何时回来...
后来,我长大了,童年回不去了;后来,家乡成了故乡;后来,给我做美食的人爷爷、奶奶、外婆还有摊贩奶奶,都停在岁月那头里,而那些美食,成了我记忆中最宝贝味道,找不回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