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4年10月的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早已爆发的O2O浪潮。
在那之前,O2O在我心中的概念更多是停留在大众点评、美团这类广告网站(好吧..它们当时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现已今非昔比)。
在那之后,O2O与电商我已不再细分概念;”社会问题那么多,为什么不解决一个呢?”,也是那一年,我找到了一直苦苦追寻的答案。
叮咚小区,2014年O2O创业大潮的引爆者,对标美国已获得一定成功的nextdoor,主打社区O2O概念,简单说就是以小区为单位,提供邻里结识的社交平台;说的抽象点就是线上做近距离社交带动后期接入的O2O服务。2014年初,其拿着超级大天使1亿人民币,在上海地铁站疯狂撑起了自己的知名度,而后由于模式水土不服,在很短的时间内戛然而止,应该算是差不多倒闭了。
为什么会水土不服呢?当时自己总结下来,除了产品做的烂以外有两大主要原因
1.美国与中国国情差异太大(涉及到人口分布、人力成本、社区安全及社区社交需求…)
2.叮咚小区的目标用户群是18到30的互联网用户,而互联网用户往往不是社区用户(比如去一个小区推广,很难遇到互联网用户,只能投小广告,而地铁广告引来的流量过于分散无法支持到每一个小区的自我生态建立)。
显而易见,1是场景问题,2是目标用户群问题,如果一款产品无法在给定的场景下解决目标用户群的问题,死亡只是早晚的事。
那一个月,正好是我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时候;老刘,当时我旁听硕士班同学的金融专业,他是当时的特聘老师,一个拥有10年咨询公司经验的社区O2O创业者,是一个言语非常有煽动力的绝顶聪明人,”大家决定职业方向时一定不要选择看起来美的,而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不信就看看我”,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课上苦口婆心的那句话。
然后一次课上他说起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我正好刚离职对上班有些意兴索然,沿着好奇心就随他去了他公司瞧了瞧,也因此经历了对自己有着深远影响的1个月。
老刘的公司当时还比较破破烂烂,龟缩在上海大学创业园的一角,产品也烂的不行。几次深入交谈后,我以下份工作开始前帮老刘整整产品的心态暂时加入了团队。
新人到达创业公司的第一件事往往是丢掉一切形式化的东西;什么PRD,又臭又长看完也需要再向你确认;什么软件原型,直接铅笔纸上画完搞定;什么产品细节,直接口头搞定(这些经历直接导致之后我对项目管理非常排斥)。产品大多数时间都会花在规划方向,调研市场及凝聚需求上,整个产品的迭代速度压缩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记得我到后,破而后立建的第一个版本从0到1花了15天)。
当时做的产品叫做小区有团(现在改名成美果优鲜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果从批发市场到终端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批发市场4块钱一斤的苹果到水果店要卖9块);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有那么多生鲜电商为什么还要搞水果?这是因为,传统电商的经营模式是先抓订单再抓用户,往往订单到用户之间的距离会非常远,因此无论再怎么优化如京东,下了订单也要隔天才能收到;可社区O2O完全不同,是先找用户再抓订单,我选定这个小区为我的辐射区域,然后去它周边找供应商,因此下的订单往往能在1小时内送到。一句话概括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了用户想到就要立刻吃到的痛点。
可是这样,也难以规避之前提到的第2个问题,目标用户群;地推在推广的时候真的很难挖出小区内的互联网用户;也正好在当时,社区001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这家公司非常有趣,目标用户群针对的是35到50掌握家庭钱袋子的大妈们。这当时在我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虽然强行解决了问题2,但是由之带来的引申问题令我觉得完全看不到未来(违反了互联网商业本质:人力成本线性增长、收益指数增长),这也是我和老刘的一次分歧。
老刘觉得既然社区内难以挖掘互联网用户,无妨学社区001干脆定位35到50岁的大妈们。而我则是对社区这个概念产生了动摇,认为没必要为了复购率强行定位社区;学校、写字楼,无论哪里的目标用户都可以做成一个基于locationbase的淘宝,且场景非常好定位(类似爱鲜蜂)。这次分歧当然最终以老刘获胜为结局,不久后我也因为某些决定,入职了新公司,前些天听说老刘发展的不错融资了上千万、心里也是由衷的祝福。
以我目前的视野看来,O2O产品的方法论,简要来说就这几点:1是确定市场现状,2是确定产品解决的问题,3是确定目标用户群,4是确定产品使用的场景,5是确定规划的方案是否存在落地困难,如果这些都说的通且合理,又能满足互联网商业本质,那剩下的就只有执行力了吧。
后话:有时,当发现产品哪个环节存在落地困难以致严重影响到产品价值时,快速归零改变方向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生存的最大障碍不是弱小与无知,而是傲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