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过系统写一写自己读书体系的想法,之所以迟迟未曾动笔,一是肉体沉重,在追赶电转的心念时力有不逮,二是思路纷杂,难能寻出头绪。
今日读培根一篇小箴,只觉自己过去读过的“读书方法”这一方面的书里,观点迥然不同于前人(来自400年前)者寥寥。遂今天提挈几点不知被多少新瓶灌装又灌装的老酒,以期给小伙伴们一些小收获。
作者在文中以他自己的结构谈到了:
读书有哪些裨益(1.怡情、博彩、长才;2.可补先天不足、医治头脑缺陷);读时怎么做(1.不尽信书 2.不止步于寻章摘句,推敲细思 3.有选择地读,有些可略读,有些要精读);读完后要如何(1.讨论 2.作文 3.应用)。
在我看来,时下盛行的“输出倒逼输入”、“拆书(文中讲到可以请人摘要、代读一些书)”、“应用落地”……等等理论,并不比作者在那个时代的表达时髦多少。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与读书费时过多相对,如今“碎片阅读”正十分流行。费时过多会拖垮精力,而短又多的碎片阅读同样也会阻碍精力的聚集。
该如何应对呢?
我有几点拙见:一方面,在泥石流式的信息流面前,用作信息筛选的精力支出是必要的。其次,不妨把内容分类,一次集中尽力应对一个类别的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进入专注状态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切换频道”的转换时间,对信息的处理更加流畅、高效。
在“用读书填补无知、用行动内化知识”方面,有一个小方法:当学到一个新知识或新的思维方式时,把它落实到现实场景中来:在什么样的场景、情景下,我可以利用这个知识?
——一个实际应用就是:我从别的书上学到了这个方法,然后在这里进行了知识的联结,把它传递了出去。
图源网络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这边的几句话里提到了很多“快速阅读宝典”当中强调的——亦是多次借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彰显存在感的(很多成功学都要提到的故事是:某次比尔盖茨的父亲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同时写下成功秘诀,二人不约而同写下了“FOCUS”)——秘诀:
专注。
有些人可能存在的误解是:那些读书快的人看书全凭眼睛扫(photoreading很有可能加剧了这种误解),不过脑子也不过心,不“加载存储”所以读得快——其实不然。就我自身的(以及读到的)经验而言,越是高效的阅读就越要求高度的集中。
换一个角度想,为什么如今很多公号可以把“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作为爆款标题?我看到了一个死循环:
无法集中——因为无法集中而无法读完——无法读完所以心急——越心急越想快——越想快越无法集中。
图源网络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要读书、要讨论、要思考——倒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显得不无知。
阅读无疑是可以医一医头脑缺陷的,但这段文字也体现了全篇的一个小遗漏——培根小小的威逼(不读书会看起来傻)利诱(读书万般好),是关照不到单纯享受阅读乐趣之人的。
——这也可以视作前辈对后人的关照:那些已经入坑的宝宝,前辈我就不管了。对于还没有开启幸福之门的后辈们呢?前辈忍不住耳提面命、再三引导:读书好,读书妙,读书吧!
谢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