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爸爸34年出生,我却是八零后呢。听我慢慢讲。这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三十年代,坐标不是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上海,也不是进步青年云集的北平。而是东北,在日军统治下的伪满州国。
我们家的祖上,是清朝的一个芝麻官。当我的太爷还是个地主家儿子的时候,他爹妈去世,委托给姑姑养,姑姑就把地都卖没了。结果我爷爷家这一枝就穷了下来。爷爷生了四个儿子,就是没闺女。也就是说,姑姑的称谓,对我来说也没了。这可能是天意。而另一个太爷爷,还是个地主,家里有良田和菜园。他家的孙子和老爸关系好,时常请他到自己家菜园来偷偷菜。
1934年,老爸出生在辽宁,排行老三。幼年时期的他跟所有男孩子一样淘气,骑猪,骑狗,骑牛,游泳摔泥巴,都是他常玩的游戏。有次骑牛,牛生了气,一个低头提臀,老爸便从它的牛角上飞了出去,肚子上划了一道长长的印子。有时他也能帮着爹妈带弟弟,带着带着,他就觉得弟弟躺着的地方舒服,差点自己爬到弟弟的摇篮里。有时他会在田垄间等爷爷种地,等着等着就不耐烦了,开始瞎跑,一次他摔在新割的高粱茬子上,手立刻成了受难的耶稣,出现一个大圆洞。
然而那时候,是伪满州国时期,家里虽然请了教书先生,但外面的学校教的是日语。所以老爸一边能把百家姓三字经倒背如流,一边会说哦哈呦狗砸以嘛斯(早上好)。他倒背如流不光是聪明,还因为教书先生会拿着戒尺狠狠地打手板,打的手心一条一条的紫。日语也不能不学,因为村子里有日本人占领。
我问他,当时没人反抗吗?
老爸有点无奈地说:“当时每个村子里只有一个日本鬼子,但是就是没人敢反抗。有一次一个小学老师反抗了一下,就被扔进了日军的狼狗窝里……”
那时家里如果点煤油灯,都要把窗子糊上,严严实实,从外面看不到光,不然,被日本人看见可就要吃大亏了。因为当时东北所有的物资包括煤油,都被日本人占有了。人人心里都骂着,小亿本(东北话,小日本),可人人嘴上都不敢抱怨。
这日语一学就学到了12岁。
国民党也参与了抗日,一年冬天,他们二话不说就把爷爷叫走了,给他们带路,帮他们扛枪。爷爷比较机灵,行路时看见地上有疑似地雷的痕迹就跳过去。然而他后面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炸飞。寒冬腊月的东北,气温可以降到零下三十多度,爷爷行路受冻患上了气管炎,就留下了病根。
村里不仅有了抗日力量,还闹起了土匪。有一次,来了土匪,家里人都猫在炕沿下面,因为土匪都是从窗户打枪。这是什么样的童年!
少年时期的老爸有时也不得不与国民党周旋。但比起来,日本人更加恐怖,一个不声不响的日军就能管理一个村子十几年之久,这背后不是731部队的阴影,就是侵华日军无恶不作的罪行。
老爸12岁那年,日本的广岛长崎被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伪满州国的日军也在国民党的火力下撤退了,所以山上经常有国民党士兵出没。老爸有时会去山上放自家的马。一天他骑着马,正要回家,只见前方的必经之路上两个国民党兵一左一右坐在地上。他犹豫了,回家只有这一条近路,如果绕行,要绕一座山,天色将晚,那还怎么回家。情急之下,老爸明知山有虎,偏见向虎山行,一脚踢在马肚子侧面,马儿随即飞奔出去。老爸骑着马风驰电掣地从那两个兵中间闪了过去。跑出好远,后面的两个国民党兵才反应过来。老爸只听背后几声急促的枪声,吓出了一身冷汗。不顾一切催赶着马,一溜烟地奔回家了。
下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