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希望和你共事

我们希望和你共事

作者: 夫礼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01:34 被阅读0次

    本文主要就笔者心目中理想的同事进行画像,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去完成一些复杂,艰巨但最后一定会成就感满满的任务。

    1. 概述

    在上一篇博文 传统软件公司技术迭代再思考 的末尾,笔者作了招聘邀约,因为是第一次进行此类操作,后经高人指点发现确实是欠缺了不少考虑。因此追加本文,系统阐述一下招聘要求的细节。

    2. 前言

    在正式开始之前,笔者需要简要介绍下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以及笔者对于此类业务场景下技术应该如何更好地为业务服务,这样会让接下来的一些招聘要求变得合理。

    1. 首先,笔者目前所在的公司属于传统软件公司,属于平时写个多线程都算是高级操作的技术深度,这个特性就决定了我们没有那么多「高并发,高可用」类似的技术要求,也不需要做到许令波老师在《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演进与性能优化》中所阐述的"大秒系统中的极致优化"(见下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停止学习的理由,这个我们在本文的后面部分再进行专门论述。)


      大秒系统中的极致优化 - Java处理
    2. 相较于技术的深度,我们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技术管理流程的规范和技术体系的统一上来,通过规范化,统一化,自动化地流水线式的管理,打造出一批集团军模式的制式队伍,确保部门内部各个产品线上研发人员在技术栈和技术细节上的一致性,保证人员的平滑调度,对于紧急需求的快速响应,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流动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说完了前提,接下来我们将以下内容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招聘情况介绍,然后是笔者对于同事的理解。

    3. 招聘介绍

    笔者目前所在的公司为苍穹数码技术股份优先公司武汉分公司,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领航园。其他的简介可以参见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接下来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3.1 来了做什么?
    1. 我们将归拢整个部门的技术栈;打造技术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打造研发人员培训体系;技术重难点攻坚以及相应的培训沉淀,持续进行组织过程资产积累,实现DevOps开发模式。
    2. 以上的每一条影响范围暂定为部门内部,是否能影响到更多人取决于我们的进度。
    3.2. 能够得到什么?将来能收获什么?

    根据以上职责描述,你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们将要承担的责任。

    关于待遇方面;能力到位,相应的待遇一定到位,这一点笔者以组长的身份可以作出保证;同时你将收获亲身参与构建百余人研发规模技术体系的实际经验,你的决定将影响整个部门,甚至整个软件事业部多达数百人的技术路线。

    3.3. 团队及业务现在在哪?将来要去哪?

    目前笔者所在的自然资源研发部门,研发人员七十余人,主要作电子政务,负责国家自然资源部门涉及到的相关业务,例如不动产,房产,空间规划等等。

    最后附上邮箱: lqzkcx3@outlook.com

    4. 理想中的同事

    在正式开始内容之前,需要专门强调的是,以下对于要求的说明只是针对招聘职位本身,我们不影射任何人或物,附加这些文字仅仅是因为笔者希望小组的同事能够满足这些条件,毕竟我们接下来需要去解决一些困扰了我们很久的问题。

    基于以上共识,我们希望你可以:

    1. 着眼实际。
      我们希望你对于技术的抉择是基于团队和业务场景的考量之下作出的,而不仅仅是这个技术现在很火,我得试试。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大热的「微服务,分布式」。你说在一个团队规模常年都没过两位数,人员素养偏弱,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并且软件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业务逻辑上的系统中推广这个,这真的不是要拿生产级项目刷经验?

      这里笔者额外吐槽一句:笔者见识了不少号称搞着微服务的,他们团队人数最多也就二十来人;调用链路深度就两层,三层的都少;基础设施甚至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嗯,这很微服务!

    2. 理论基础扎实,透过现象看本质。
      虽然我们不要求你的研究那么深入,但软件开发几十年里无数前辈总结的避坑心得还是需要烂熟于心的。诸如「SOLID原则」,「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等等这些内容应该已经是融入到血液里的东西,不能我们在讨论类似问题的时候一脸茫然,甚至无知者无畏。

      关于这一方面的修炼其实也很简单,把网上那些被推荐了无数次的经典书籍取个交集,优中选优地读几本,再辅助以半年的实践。

    3. 一手好代码。
      这一点被单独拉出来说主要是因为看过了不少,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传统软件公司,一手代码写得实在不敢恭维,这里我们先不说逻辑严谨,一个方法下去代码检测工具一堆警告的,作为立身之本都能如此随意,我们实在不敢把决定部门方向的事情交出去。

    4. 持续性,系统性学习。
      这一点其实也是以上几点的底层支撑。本来这个行业就属于迭代更新特别快,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这里就不需要再重复了,笔者这里想要重点谈下关于这个"系统性"的问题。

      笔者在几乎所有的面试中,对于面试者在简历中列举的坚持学习追问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看零散博客或者就遇到的问题去网上找解决方案,对于学习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笔者个人认为对于某们技术,还是得通过专门的书籍或官方文档,以及系列视频来进行了解,不能仅仅是一篇《30分钟入门XXX》就"掌握"了,我们希望能够放心地将一件事情交给你,你就是这件事情的"终结者"。

    5. 富有分享精神。
      我们所需要的你,将承担对于指定技术的研究以及将其分享和推广下去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你需要做到:

       a. 从业务研发人员角度编写一系列的入门文档,助力其快速入门。
       b. 将研究过程所踩过的坑整理入库,进行资产积累,也方便其他有意愿的研发人员进一步地了解和研究。
      

      依然有着不少研发人员抱着"我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怎能让你这么便宜就知道了",以及“写文档太费事了,你有事情直接问我就行”等类似的思想,我们希望你已经迈过了这一层。

    6. 积极主动。
      这一点被放在最后,只需要一个理由 —— 压轴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本源,也不外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将其作为首要条件。

      还记得上面我们说的吗 —— "我们需要的是集团军中的一份子",因此我们需要积你去主动编写那些"烦人的"文档(毕竟同样一份2000字的文档,出自不同心态的人之手,价值完全不一样);主动发现研发效能上的瓶颈,并思考出应对之法等等。

      另外,希望你已经理解了"不是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你才开始执行那个位置上的任务;相反地你已经在做那个职位的职责,我们才能把你放到那个位置上"。

    从以上可以看出,笔者对于具体的技术并没有作过多要求,重要的是思路match,而且达到以上大部分要求的,具体技术也不会差:)。

    5. 最后

    本招聘长期有效,如果你能达到大部分要求,这里一定有你的位置(当然前提是有意愿过来),笔者可以作出这个保证。

    6. Links

    1. 传统软件公司技术迭代再思考
    2. 软件开发-年限与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希望和你共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cn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