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
梁武帝萧衍曾写过一篇题为《河中之水歌》的诗,讲一个名叫莫愁的女孩嫁入富贵之家,却还对曾经的一位邻家少年念念不忘,“恨不嫁与东家王”。张籍的这首《节妇吟》,写的则是一个女子在婚后又遇到一位狂热的追求者,追求者赠送给她珍贵的“双明珠”,女子一度也被感动,但想到自己的丈夫,最终还是将明珠奉还,拒绝了对方。
后人论此诗,对节妇的行为颇不以为然,认为节妇先是接受对方馈赠,送还时表现得柔情缱绻,节妇的节行也实在岌岌可危了。姑且不论后人的标准是否苛刻,张籍此诗的用意并不在歌颂“节妇”,而是用来自喻。在有的版本里,这首诗的题目下还有一个小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割据军阀之一,且与中央的对立态势十分明显,曾派刺客潜入京城刺杀了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另一位宰相裴度也被刺伤。李师道征聘张籍做自己的幕僚,张籍一方面拥护唐王朝,另一方面也不愿得罪李师道,故而写了这样一首诗,通篇用比兴,将自己和唐王朝比作节妇和良人,明确自己的忠贞之节,“事夫誓拟同生死”;另外又委婉地拒绝了李师道,不是你不好,只是“恨不相逢未嫁时”。
的确,诗中的“节妇”表现出了很矛盾的心态和行为,由此也招致了后世很多人的非议和批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最正确的时候遇见最爱的人,“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恐怕并不鲜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