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看中庸

我看中庸

作者: 张刚_12c9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5:08 被阅读0次
我看中庸

      中庸是不疾不徐,不偏不倚,是事物最合适的度,是儒家的立根之本。文人士大夫毕生都在寻找中庸之道,以投身政治为目标,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孔孟之道,但最后真正回归到平常心的也不多,很多都是郁郁不得志。

      我没读过多少书,也没了解他们多少的作品和思想,但是就仅学过看过的作品,肤浅的喜欢还是有的。能够真正做到旷达洒脱,在出世和入世间自由行走的,苏轼是最好的吧?

      少年得志,名满天下,粉丝无数,一切都是顺风顺水,怎能不意气风发?但一再被贬,人生不断跌落,不是任何人都承受得起的。年少成名并不意味着人生顺利,而多少一夜成名的人往往会丧失人生的方向。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开始读到的是语言和意境的优美,犹如神来之笔,而后体会到的是心境的旷达,面对人生的坦荡,不管在何种境遇下的接受,不沮丧不消极的人生态度。此后的苏轼,境遇并没有变得多好,但他却活成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他不光在文人士大夫中游走,更融入到世俗百姓之间。他吃的饼被称为了东坡饼,他做的肉流传成了名菜东坡肉,他在海南戴的斗笠叫做东坡笠。相比庙堂,他更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老百姓也爱戴他。这既是自己人生观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力。有人不屑或不想,有人没有这样的能力。这保证了苏轼在后半生乐观旷达的心境,既不郁郁,也不寡欢。在《前赤壁赋》中,他言到,"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把天地万物都看作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泰然处之,这是不是儒家中庸的最高境界呢?

      柳宗元的文章有种清冽的才气,他怀才不遇。和苏轼不同的是,他一直郁郁寡欢,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又希望能有人赏识。他的文章中一片孤独,有万籁俱寂中在寒冷萧瑟江面上的垂钓翁,有人迹罕至之地清澈秀美的小石潭……这些自比可以看出柳宗元失意后内心是多么孤独。他体恤老百姓,《捕蛇者说》和《种树郭橐驼传》中可以看到他希望统治阶级不要去过多骚扰老百姓,能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但从中却很难看到像苏轼那样想融入到老百姓中的想法。他最后郁郁而终,是不是没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呢?

      抛却才华去看李白,是多么任性!他得意的时候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伤心时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失意时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生活中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完全是随性而发。也许在李白看来,是不屑于中庸之道的,也只有在包容的大堂盛世,才能养出这样一个李白。

      我喜欢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和《岳阳楼记》。《苏幕遮》字字珠玑,琼瑶得是多么喜欢这首词,《碧云天》、《寒烟翠》、《几度夕阳红》,在一首词中化出了这么多部作品。《岳阳楼记》更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最高境界。和其他文人相比,范仲淹更杰出的是他的政治才华,他的文学修养是为他的政治才华服务的,因为目标明确,所以从不凄凄苦苦,但总觉得少了苏轼的烟火气和有趣。

      王维厌倦了政治,直接躲到深山修炼去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寂静得好像心灵都停止了一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直接出世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也是别人的生活,我只是在看在欣赏,已经没有了生活的气息。这也摒弃了中庸之道吧?

     

    说点题外话。我喜欢听《保镖》的主题曲,美国著名的天后惠特尼休斯顿演唱的,浑厚的嗓音充满爆发力和磁性,高低音转换自由,荡气回肠。我一直觉得这首歌是歌曲中排名第一的,从没有听到过这首歌的翻唱达到原唱韵味和水平的。惠特尼小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歌唱水平,她的家人很明白她只要一出唱片肯定会大红,怕她小小年纪承受不起盛名之累,直到她成人后才签约唱片公司,果然一炮而红。但惠特尼依然未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大把的金钱让她走上了吸毒之路,2亿美元的天价签约费不过换来毒贩鼓鼓的钱包,一副好嗓子也毁之殆尽,好不可惜。

    我喜欢王菲的歌声,也很佩服王菲把握自己的能力。王菲成名并不比惠特尼晚,盛名在华语音乐圈影响力也不比惠特尼差,但自始至终她却并没有迷失自己。作为活着的传奇,她依然处在舞台最高处,令很多明星渴望而不可及。王菲信佛,我觉得她应该更懂中庸,她只做自己擅长的事,从不评论别人的是非,这才使她能够一直传奇到现在,也是很多人珍惜她的原因。惠特尼应该受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可惜美国没有。传奇一个个谢幕,惠特尼、麦克尔.杰克逊、邓丽君,但都没能终老,能够终老的传奇才是圆满的。苏轼是,我们看着王菲,看她能不能。

      胡乱联系了很多,只是浅薄之见,没有什么中心,只是一些想法。但我确实明白,读书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成功,读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你怎样正确地生活,度过自己的一生。尤其是是面对跌宕起伏应该保持怎样的内心。大人物做起来都很难,当然也是因为他们面对的难,一个小百姓也是要好好思考品悟的。

相关文章

  • 我看“中庸”

    儒学,这个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外化为一种品质,深深的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底。儒学对中国文...

  • 中庸之道(4)

    中庸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有人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我看未必。 中庸其至矣乎! 至,...

  • 从《中庸》看“诚”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书人凌俐。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书是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 关于这本书的思想大家众说纷纭,褒贬不...

  •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

  • 读书于我

    最近看《中庸》,读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是说:“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是从夫妇之间开始的。” 再看到“《诗...

  • 看《中庸》论学习之道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书人丁洁薇。我今天讲的是《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

  • 观点、看法与中庸

    我于世事世物向来持中庸的态度,一者是经历使然,而且也是保险起见。当然,真要说中庸,它不应该是一种观点、态度、看...

  • 总要有个结论吧

    古时产生中庸,凡事都要求个中庸的态度, 貌似中庸态度并不适合现代社会,中庸态度会把我们人类的思维弄乱,至少会弄乱我...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平庸和中庸

    我中庸并不代表不善言辞 我平庸代表食酒色财气 我中庸并不代表趋炎附势 我平庸代表独属江湖儿女并不情长 我中庸并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看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f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