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引用自己的话,往往是两个原因,一是脑残式自恋,二是可能真的很有道理。有铺垫的地方一定有后话,我要引用自己的话了。
" 在你不懂的时候你永远不懂"文艺腔调用在经济学概念里是为了强调常识很重要,知道和懂之间的距离就像充气娃娃和柳岩的不同,你以为你上了柳岩,其实事毕在角落里的充气娃娃也在嘲笑你。
人人都知道这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回一句想好事是情绪,并不能帮助你真的懂得这个道理。《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去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取之,信然。”
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也是一样的,道边李苦一般的提醒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看上去特别容易而美好的机遇,因为太美好了,反倒不像真实的。
一定会赚钱的众筹,弄个概念就ABC轮融资,三天搞定托福英语,得谁的真传尿散四方走向人生巅峰赢娶白富美,美,美,看上去很美。不那么需要付出的收获和幻想天上掉馅饼就像你每次出门就有艳遇,还是前凸后翘房费她付获得人生的大和谐————啪啪啪,哥们,醒醒,你做梦流的哈喇子都让自己浮起来了。
天底下有没有超越供求关系的好事?且看《牛奶可乐经济学》如何向自己提问。
为什么畅销书和CD卖的反倒比不畅销的便宜,而热门的电影票价却比不热门的电影要贵?电影院一方从来不愿意给热卖的电影提供折扣,为什么电影院的经营者利用了消费者愿意为更流行的产品多付费的心态,而卖书和卖CD的却不这样做?换句话说,电影遵循了供求关系,热门电影供不应求,对于电影院来说,决定票价的稀缺资源其实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有多少座位,所以供求白热化,打折没门。而电影院基本上属于同质化产品,谁也没比谁牛多少,只要没有增加过分的路程成本,大家谁也不会降价。不打折,顾客该看还是要看,钱好说。
而书籍和CD却背离了这个模式,对热门商品提供各种诱人的折扣,却仍然没有吓跑顾客。同样热门,却是相反的路数。这是为何?
很多人在猜测苹果和微软隐藏了多少超越当下的黑科技,怀疑早就有各种牛逼屌炸天的电子设备和最新技术排队等着,为何苹果不赶紧拿出来改变世界?掌柜是坚信苹果留有黑科技的,但道理也并不难理解。一家公司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在于技术更新、生产效率提高等等变化,最关键的是产品创造了多少利润。即使是早已落伍的技术,只要利润雄厚竞争对手还不足以追赶上来导致同质化产品供应量激增,那么苹果就可以再领先一会儿,再等等。
假如3d打印房子可以迅速稳定安全量产,房地产商们会马上利用吗?事实上可能不会,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降低建设楼盘的成本,但是长远来看并不会带来高额的利润,而是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最终受益的恰恰是消费者。
就像扭扭捏捏仍是不从的三大通讯运营商,即使总理都发话了,仍然不想把被迫一降再降的收费降低,回想起这些年移动收过的费用,你觉得日进一亿的工商银行真的关心你的移动支付是否便捷吗?真的在意自己的业务水平仍然是刀耕火种吗?
诚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长期来看,产品价格不应超过其成本,否则盈利机会必然诱使竞争对手进入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供应量增大,最终会拉低价格,逼近成本。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利益驱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