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手工造纸上书写人生
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幼年起就一直痴情于傣族构皮手工造纸,这项民间手工艺,也因他的痴情而绽放光彩。他就是岩坎,一个40岁土生土长的傣家汉子,现任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曼召村民小组会计、曼召村民小组传统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从5岁起,岩坎就开始看家人用一口铁锅,将构皮通过浸泡、蒸煮、捣浆等一道道工序,完成了一张张白色手工绵纸的制作...
一个普通的农民,从幼年起就一直痴情于傣族构皮手工造纸,这项民间手工艺,也因他的痴情而绽放光彩。他就是岩坎,一个40岁土生土长的傣家汉子,现任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曼召村民小组会计、曼召村民小组传统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从5岁起,岩坎就开始看家人用一口铁锅,将构皮通过浸泡、蒸煮、捣浆等一道道工序,完成了一张张白色手工绵纸的制作。他边看边学边操作,掌握了造纸的全部工序流程和制作精髓。16岁时,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整个造纸制作工序。为节省制作时间,降低劳动成本,他积极对造纸技术做了改进,带头使用改进过的技术,并无偿将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使一家人一天的产纸量提高到了200至300张。
随着大量的机械纸张涌入市场,冲击了传统的手工造纸,由于传统的手工造纸成本高、出售难、价格低、时间花费长,许多从事造纸的农户,不得不转向发展其他产业。眼看着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岩坎心里难过,“不要让先人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了”,岩坎经常说,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不仅要传承文化,而且还要靠它赚钱。
通过市场调查,岩坎发现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勐海茶的销路很好,但茶叶的外包装纸却不透气、柔韧性不强。而傣家传统的绵纸用来包装茶叶,不仅美观,古色古香,还有其它纸张无法媲美的柔韧性与透气性。于是,他开始跑茶叶企业推销手工造纸。一直以来,傣家的绵纸只用于寺庙里书写经书、制作孔明灯、油纸伞和佛事用品,还从来没有用在茶叶包装上,所以很多茶商都不敢尝试。为了打开销路,他向一家茶企无偿提供手工绵纸200张,让他们试用。没想到经过试销,茶商反映较好。很多茶厂开始到曼召村订购绵纸,天然环保的傣家绵纸成了新宠。
2006年,曼召村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傣家传统绵纸的热销,手工造纸在曼召村又热闹起来,闲置已久的手工造纸作坊又开始发挥作用了。目前,全村183户农户中有153户专门从事手工造纸。看着村民制作和售纸都是单打独斗闯市场,价格不稳定、原材料订购难、产出效益低,即使制作出来了还要担心销路等问题,岩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说邻近的勐遮镇曼根村成立了曼根傣贡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给社员带来了很多实惠,于是他组织小组干部前往曼根村考察学习。经过反复论证,通过“一事一议”,最后决定成立合作社,把各家各户分散自制的绵纸集中统一销售,打造品牌。
2009年11月,曼召传统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成立了,130户650人成为了第一批社员,岩坎被推举为了理事长。
为让手工造纸走得更远,作为理事长的岩坎又积极外出寻找销路。现在,曼召的绵纸不仅卖到州内各地,还远销到普洱、昆明等地,就连北京和广东等地的普洱茶商也都跑来曼召村买这种手工绵纸。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年均生产绵纸550万张,年产值220万元,村民每年有30余万元的收入,户均毛收入达3384元。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的良好发展让岩坎感到欣慰的同时,又让他开始思考着怎样才能将传统的工艺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让村民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于是,岩坎决定把傣族手工造纸制作过程当作旅游产品来开发,在他看来,那才是更能代表傣族文化的东西。在上级的支持下,曼召村修建了傣族民间工艺造纸展览厅,展示传统的造纸工具,请来老艺人现场展示传统绵纸诞生的全过程。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制作的整个过程,感受原汁原味的手工造纸技术。
手工造纸吸引了美国、韩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及上海、广东、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客商前来参观、考察、订购。一位来自香港的客商目睹了整个工艺流程后,发自肺腑地说:“这才是我心目中古朴厚重的傣家文化。”
2010年,曼召村通过省级特色旅游乡村项目评审,开发在即。同时,还被我州和勐海县确定为旅游特色村。这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曼召这片沃土中。如今的曼召村,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手工造纸,有的在庭院锤打树皮,有的卷着双袖在水泥池里反复搅拌纸浆。
岩坎说,要用双手维系和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在白色的纸张上继续书写造纸的辉煌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