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去杠杆太猛,为规范市场把期房购房款赶去了监管账户,结果房企们现金流压力剧增。
刚开始只是某大出问题时,上面出来说话,表示某大出风险主要是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所致,是个案,不具代表性,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
于是第一年,市场短期波动,偶尔炸一个,汰劣留良,还属于正常。接着第二年,市场继续出清,老弱病残基本倒下,正常的接着补位。到了第三年,胖的拖瘦,瘦的拖垮,精兵悍将也稍显吃力。晃晃悠悠几年过去,原先的壮汉也耗成了病人。现在市面上叫得上号的民营地产,基本上快全病倒了,连常被称为优等生的阿碧,也快扛不住了。在8月7日两笔美元债票息未付后,8月10日,阿碧又发公告,披露自己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亏损,亏损大约介乎在450亿-550亿。
一记铁拳,打倒了不遵守规则的人,也打怕了想要逾规越矩的人,更是威慑了观望的人。对于一门心思扩张,只讲收割的企业来说,走到这步可能是咎由自取,但在其经营线条上的各方来说,比如投资人、等待交房的业主、被拖欠款项的施工方,就是池鱼之殃了。之前了解到某地,巅峰期400多家开发商,结果去年就只剩20多家,倒下了90%,可能别的地方要比这情况好些,但这两年关门的也不在少数。当倒闭的多了之后,尤其是大型房企欠的太多,又会新增一批被工程款拖垮的供应商和建筑商。比如在大型施工界知名的某建,就因债务问题破产。商票违约,工程款难要,施工方收不到钱,大型的还能硬撑,小型的就只能关门。同样因行业走向低谷的还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比如前段时间就有好几个建筑设计院出现经营困难,没有项目可做,要么停薪放大长假,要么鼓励员工停薪留职,自主创业。
上面也确实想要扭转这个局面,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即便是想救,都已经有些乏力了。很多时候风风火火想要干大事,但最后又会因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当初车贷平台的发展轨迹也与之类似。图腾贷罗胖子刚拿到风投的钱,就立志要开百来家门店。先是用0息借款来吸引借款人借钱,扩张规模,目的是赚逾期后的高额罚息,但随着监管喊停暴力回款,赚钱模式难以为继,这家很快就走向灭亡。刚开始第一个车贷平台沃时代宣布清盘,也以为是个例,后来紧跟着图腾贷也步了后尘,慢慢的大部分车贷平台都出现问题,最后车贷一哥、二哥的微贷网、投哪网也一起被拉下水。无差别攻击,好人坏人都可能受伤,良心点的老板还能善后,榨干油水一辈子白干,无道德负担的就直接跑路,最后投资人买单。所以预示到风险,可以转弯,但不能急转弯。可以超车,但不能弯道超车。走一步,看一步,慢着点,悠着点,循序渐进才是王道。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车上的人被晃晕了之后,就会怀疑司机的车技了。不过不管什么时候,亡羊补牢都为时未晚,打了这么久的雷,总要下点雨,没有什么是时间解决不了的,熬过阵痛,才有重生。
对于民企来说也是同理,不管微观宏观,最大的还是那啥风险,这种情况下,走得慢一点,才能稳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