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读后感
注…詹姆斯.马修.巴利.著
很早之前就听过这本书。
如今将要奔三的年纪看来,这本书也是藏着许多动人之处。
彼得.潘是相当于“圣诞老人”一样的存在,所以在每个家庭里都会有许许多多孩子向往能见到他。
而最幸运的温蒂,见到了彼得潘并开始了飞向“世外桃源”的生活,要知道,温蒂只是个小女孩,却因为去了彼得潘所在的树洞,成了好几个个小男孩的妈妈,做着世间所有母亲为孩子做的事儿,缝缝补补,喂药煮饭,盖被子等。
温蒂的幸运得益于彼得潘所带领的孩子们需要一个妈妈,但在离开家甚久,连弟弟也误以为自己就是亲生妈妈,温蒂记忆里家乡的样貌已经模糊了,种种矛盾促使她下定决心返回家园。
彼得潘不舍,甚至想方设法破坏。
但最终被达林夫人的难过氛围渲染,放弃行动。
温蒂带着两个弟弟其他孩子一起回家,格林夫妇收养了其他孩子,让他们上学读书。
而厌恶长大的彼得潘,却在有巨大时空差的另一端,来来回回,偶尔接温蒂回去一次。直到某一次再来接温蒂,发现“妈妈”长大了,恼怒气愤得想杀了“妈妈”的女儿,却在和小女孩愉快的谈话中认了新妈妈。因此,他依旧年幼,年复一年,依旧有妈妈,不管温蒂的子孙后代已传了几代,几十代。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最为动人,是彼得潘那傲气十足的孩子性格。
成人世界总是思虑过多的。很少能有如此直率自然的性格。
温蒂帮他缝上了影子,他狂傲自大地说“我真了不起!”把所有功劳占为己有,欢蹦乱跳。而在温蒂生气提醒他那是温蒂的帮助才有的结果时,他依旧欣喜说道,“当然,你也有点功劳。”直到他意识到温蒂的愤怒,马上承认了自己情绪的“张狂”,安抚温蒂。
这实在是可气又可爱的人儿。
彼得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叮叮为了他喝毒药水,他还为之哭得凄凄惨惨。但很久后,再见温蒂,他忘了曾经有个叫叮叮的仙子存在。
孩子不就是健忘的吗?
叮叮和温蒂曾经为他争风吃醋,他竟丝毫感觉不到那种情绪是暧昧而奇怪的,他依旧认为温蒂对他而言只是“妈妈”。
他从来不懂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
对孩子们气愤就凶,高兴就笑,想要温蒂当妈妈就不管不顾她的不舍直接带走,和海盗战斗不懂得先隐藏实力总是真刀实枪。
人,难免要长大,难免会长大。
长大要面对多少烦恼,就像书中的小男孩们,络腮胡子,结婚生子,面容发丝有了别样的形色。
我们总会在镜前徘徊良久,不愿接受长大的事实。
但我们没有翅膀,没有时空差,我们的一年看着很慢,回头却很快溜走。
我们只有在某个时刻,当所学所悟在生活中闪光,才会觉得“长大”是值得的。
也许你教了好几年幼儿园,当孩子们各自读了几年小学,再在路上偶遇,你悲伤地发觉,那群孩子早已忘了你。
然而你在你课堂上用有序的课堂组织,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并因此得到全校表彰,你却惊喜地发现,与你第一次上台的木纳与措手不及相比,你已收获了成长的巨大成就感与快乐感。
这本书里,“母爱”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我一直不懂,格林夫人那个从不给丈夫和儿女的吻,为何最后给了彼得潘?
因为她其实内心也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理解彼得潘就像理解她自己?
我无法得知,我也不能确定作者这么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但我知道,格林夫人给彼得潘的吻,绝对是一个母亲对彼得潘像爱自己孩子一般的吻。
温蒂作为小女孩就已经成为了“母亲”,做着所有母亲做的事,也因为带孩子被限制了许多自由。
母性在温蒂身上是自然而然的,她为孩子们做的一切也是自发自愿的。
是否每个成为母亲的人都会如此?
细想这个社会,有母亲因为情绪失控毒打孩子致死,因为吸毒而在怀孕期间就让孩子成为“瘾君子”的,有为了钱财恶意告发公开隐私的……
当然,那是少数。
不占主流。
温蒂一开始成为“母亲”是不大情愿的,但她还是自然而然地爱着她的那群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们。
我知道没当过母亲的少女们并不大懂,血脉亲情里那种奇怪的凝聚力。
总要经历才知道。
听过一个母亲说,孩子从学校回来了,于是每天好吃好喝招待,汤要餐餐营养,菜要顿顿丰盛,大鱼大肉,生怕孩子在外面没照顾好自己。
也听过一个母亲说起自己的孩子,满是心疼和委屈,当然,孩子久久回来一次,她依旧板着脸,家常便饭,但孩子一有什么事,她却比谁都着急上心。
有的人愿表现爱,有的人羞于展露爱。
但如果你认真体会,身边的爱总会多一点,再多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