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的好友记录一天发生的事件觉得挺有意思,正好我最近处于大脑白热化阶段,感觉里面空空如也,甚至连个故事的影子都不存在。为了凑字,记录发生的小事也是不错的题材。
一,进店买菜。
去了一家比较熟悉的超市想买点菜回家。只见超市不大,里面的商品却淋漓满目。一挑开门帘进去,面前就出现如山一般的商品,光是蒙牛的奶制品就有七八个。蒙牛早餐奶、蒙牛纯牛奶,蒙牛臻浓,蒙牛酸奶……蒙牛不愧为大企,奶的品种拥有尽有,给人一种想要霸占整个奶市场的感觉。因为刚刚过了中秋节,货架上还摆放着几种没售完的月饼,像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孤零零地守在不起眼的位置上,让人很难想像得出,前段时间他们还是客人的抢手货,节日过后直接被打进冷宫。
蔬菜区就像大型超市的布局一样,被店家搁置在最里面,紧贴着一面墙壁。走进超市,左拐右拐,眼睛把整个的商品似乎都浏览了一遍,才看到它们露出水灵灵的笑模样,细想,这正是商家的精明之处。如果你带着小孩进门买菜,那些花里胡哨的商品早就艳羡了孩子的眼睛,不买回家一些,估计一时半会儿让你出不了大门。超市正搞促销,大白菜八毛净菜。它们穿着白花花的外衣,被一根蓝色的胶带捆绑,规规矩矩地坐在架子上。圆白菜六毛五,价格出奇的低。蘑菇十块三斤,菠菜三块,油菜两块五,整体来讲都不算贵。超市里还有馒头、豆腐、油饼、豆油皮,水饺等花样繁多。上班族们,即便没时间去市场买菜,下了班来这里走一趟,几种小菜一打包再捎几个馒头回家,既不耽误做饭又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真好!
二,先她而去的儿子
老太太将近七十了,来找婆婆唠嗑。说着说着就说到她的子女身上。尽管这事儿已经过去两年,老人还是红了眼眶。
“我儿就这样撇下我走了,他今年才五十二。”老人一边说一边撩起衣襟擦拭眼眶,眼圈红酱酱的像被火熏红了似的。
老太太说他儿子很能干人勤快,还和媳妇做了个小买卖炒花生卖。炒花生去市场售卖虽然是小本生意,很不起眼,但她的儿子却做得有声有色。
“他和他媳妇上午去赶大集卖花生瓜子,下午又去水基赶夜市,每天没有闲的时候。家里早就翻修了六间新瓦房,大孙女已经结婚,孙子还读书,儿女双全多好的日子,谁想人就能突然就没了。”老人说着说着,眼眶又有水花冒出。我们坐在跟前心里酸楚楚的,除了为一条年轻的生命可惜,更多的是可怜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苦。
“媳妇待你好吗?你还有别的子女?”旁边的龙插嘴问道。
“媳妇待我很好,孙女每次带孩子回家都会把我喊去吃饭,我心里挺知足的。我还有一个女儿,离我不到十里地,经常来。”提及其他亲人,老太太的眼睛发亮,似乎从悲伤里走了出来,嘴角不禁浮出一道圆弧。这时,谁又提起别的话题,看着她与她们眉飞凤舞地说,我的心里一阵伤感。这世间事事难以预料。好端端的亲人走着走着就离自己远去,多么悲哀的事。又有谁受得了这份打击?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活着谁知明天会怎样?只要开开心心过完今天,其他随他去吧。当我们在太阳西下,星子繁空的夜晚昏昏沉沉睡去,明天能睁开眼看到刺眼的阳光,这一天又赚到了。我们应该感谢上苍,感谢他让我们又多活一天。感谢这个世界的美好阳光。
三,空闲的太阳棚户
车子走了一路,眼睛被一个个白灰色的太阳能棚户刺了一路。一片片的农用地上,立着一排排的太阳能麾下的棚户,说是用来培育有机蔬菜的,还有的用来养蚯蚓。或许之前,这些棚户都曾立过汗马功劳,为培育新品种新事物发光发热。曾经的它们,不知接待了多少批来此参观的领导,不知有多少的被打上“有机”两字的蔬菜,从这里流向各省地。这里曾经是培育基地的骄傲,捧红了许多搞科研开发的工人们。
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曾经红火的太阳能项目,还被习主席亲笔提名: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这是多么宏伟壮丽的事业啊!就是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有衰落的时候。基地解散废除了,除了一个守大门的,几乎所有的棚户都闲置起来,有很多顶子已经破损。再也没有红灿灿的西红柿从这里流出,尽管广告牌子上画着的一枚枚西红柿,还在阳光下泛着红光朝路人扮着笑脸。像孩子一个个通红的脸蛋。
车子一路疾驰,很快将这些酷如蒙古包奶白色的屋棚甩远了,可我的眼前还似乎飞窜着它们的影子。带着委屈带着孤寂,一点点地朝我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