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用手机拜年都是一个少不了的形式。在微信出现之前,大家都是用短信的形式拜年,移动联通光是拜年短信就挣了一大笔。微信出现以后,以其免费收发、表情多样的优势和特点,很快代替了短信,成为手机拜年的主要形式。
无论短信还是微信,在其最初的阶段,都给人以新鲜感,收发乐在其中。但很快问题来了。
因为要发的人太多,所以有的人选择了群发这种形式,相同的内容发给不同的人,对于发信者来说省去了很多麻烦。
但对于收信者来说,短信的内容过于泛泛,缺少真诚以待的情感,体现不出“我”的个性和重要性,看起来给谁发都适用的祝福,到头来就是谁都不适用,祝福的形式泛泛,导致了祝福的效果泛泛。
更有甚者,发给我的祝福短信里居然有别人的名字,岂不尴尬。
所以,手机拜年最重要的不是祝福的话有多漂亮,而是提现出祝福对象的个性,比如名字,职务,共同的经历,这样针对个体的祝福才具有实质意义,也会让对方感到真诚受用。
“二狗子过年好”,甩“值此新年到来之际,祝您全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幸福安康”几条街。
本人有一个原则,凡是提现我名字的祝福,一概回复;凡是群发的,一笑而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