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听课笔记之《人才培养与组织架构》
01
今天我花了60分钟来学习一门线上课,这门课程很不错,越听越被吸引住了!
首先,课程里对组织架构做了认真解释——
我们知道,组织理论是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欧洲管理学大师马利克说,真正重要的管理任务只有五项,就是目标、组织、决策、监督和员工发展。
其中,组织问题,不但是管理五大任务之一,而且它实际上也会影响其他四大任务的完成效果。
再比如,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就是提出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戴明环”的那个人。
他说,如果组织绩效不佳,80%以上的原因,是组织的流程和系统出了毛病,而不是员工个人的问题。
亨利·明茨伯格,西方著名管理学大师。
在管理学江湖上,如果说德鲁克是张三丰,一代宗师,厚重磅礴。
我们知道,德鲁克写过一本人人都听过的畅销经典,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么明茨伯格就是黄药师,离经叛道,狂傲不羁。
02
什么组织结构适用于创新经济时代呢?
这就要说到《卓有成效的组织》书里介绍的最后一种结构,叫做“变形虫结构”。
变形虫的英文是amoeba,音译过来就是“阿米巴”。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2000年初写了一本书,叫《阿米巴经营》,“阿米巴”概念马上就在中国火了起来,很多企业都在学。
变形虫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前面讲的机械式官僚结构、专业式官僚结构和事业部制结构,都是层级分明的树状结构;
只有简单结构是网状的,但这张网只有一个中央节点,就是老板;
变形虫结构也是网状,但它是多中心、多节点的。
想要给变形虫结构画一张严谨的组织结构图,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没有严格的层级关系、没有固定的指挥链条、也没有清晰的任务分工。
组织结构随时随地都在跟随任务而变化,所以叫“变形虫”。
除了NASA,所有致力于创新和创意的组织,比如科技公司、咨询顾问类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都可以采用变形虫结构。
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极其灵活,能够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敏捷应对新的挑战。
03
明茨伯格认为,一个组织应该选择什么结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组织所面临的具体情况。
现在,你在头脑里想象一个矩阵,横轴是操作的难易程度,从左到右越来越难,纵轴是环境的稳定程度,从上到下越来越稳定。
如果操作简单、环境稳定,就像那家集装箱公司一样,那么最适合采用机械式官僚结构;
如果操作简单、环境动荡,比如一般的初创企业,那么最适合采用简单结构;
如果操作复杂、环境稳定,比如学校和医院,那么最适合采用专业式官僚结构;
如果操作复杂、环境动荡,比如高科技企业,那么最适合变形虫结构。
换句话说,变形虫结构并不适合所有企业,更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04
那么,变形虫结构的潜在问题是什么呢?
课程里接下来做了详细解析:
其实,它的优点,同时也就是它的缺点。
比如,权力关系和沟通线路不清晰;
成员在项目组之间频繁调动,忠诚度比较低;
不知道应该打动谁,才有利于个人的晋升;等等。
很多人并不适应这种流动、混乱的环境,尤其是那些做事情喜欢有清晰边界的人。
此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明茨伯格看来,正是因为变形虫结构没有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制度规范,它反而是所有组织结构当中,内部竞争最激烈、办公室政治最严重、最充满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他说,每个专家在内心深处都是个人主义者,把一群专家放在一个工作组里密切协作,就好像是一篮子螃蟹,它们相互撕扯,都想爬到对方的头上。
05
最后的部分,我想分享一下听课程后对招聘选人的记录和理解:
讲师总结了一些面试的窍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用“行为事例法”。
就是说,先确认在这个岗位上取得最佳业绩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经验,然后围绕这些,去挖掘应聘者过去做过的一个个案例、事例,以此判断应聘者的符合情况。
如果想了解应聘者推动工作的能力,你可以问:“请说说你过去完成的一项最有难度的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么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应聘者描述的“S-T-A-R-s,STARs”行为事例,去识别他的能力。
S,Situation,T,Task,代表应聘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或任务;A,Action,代表应聘者采取的行动;R,Result,代表行动造成的结果。
比如你想了解应聘者的组织协作能力,你问:“请你说一个曾经需要和他人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怎么合作的?
结果怎么样?”如果应聘者这样描述,“我和研发部、销售部的同事一起完成新产品的发布”,这说的是应聘者当时面临的任务 ST 。
“为了配合进度,我从销售部、研发部组织了一个非正式的代表小组,我们每周碰一次面,总结项目进程并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应聘者采取的行动A。
“因为大家的参与,我们按时召开了产品发布会,还得到了不少有创意的想法”,这是行动的结果R。
06
接下来,我们讲新手领导怎么用人。既然领导者需要依靠其他人完成工作来达成自己的目标,那除了选对人外,新手领导还得思考怎么用好他们,迅速做出工作业绩,走出自己成功的第一步。
问题在于,你的新上级、新同事还有你的新团队,他们都有自己的需求和侧重点,怎么把他们在一起做好事情呢?
讲师的经验是,打造执行文化,创造一种工作环境来影响团队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他们的战斗力,让他们把目光牢牢地聚焦在工作成效上。
具体来说,就是学会运用战略执行三大基本元素:聚焦、评估、问责。
聚焦就是找出最高优先级的任务。
讲师给我们建议,你可以每个业务周期都和团队一起研讨,最好在纸上或电脑中做个表,左边一列写上你和团队优先考虑的几个重要目标,右边一列写上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开展的重要任务,最后选出三项作为本阶段最高优先级的任务。
聚焦之后就是评估,跟踪任务,评估结果。
作者的经验是,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过程评估指标和绩效评估指标来评估。
评估指标确定后,你还要定期收集指标完成情况的资料和信息,并且反馈给团队成员,提醒他们关注。
提升执行力的最后一个元素是问责,就是分配工作和责任。
作者的经验是:把每一项任务、每一个评估指标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责任人,避免责任不清、共同问责的情况。
同时,与每一个责任人讨论你的期望、他的责任、他完成目标后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完不成目标带来的消极后果。
然后,你再和他讨论跟进工作的方式,并且鼓励他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提出。最后告诉他,你会提供工作反馈和指导,保证他成功完成目标。
通过问责这种方法,你既展示了自己的责任,又明确了团队成员或其他组织成员的职责和重要性,增加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新手领导怎么育人的内容。指导并培养员工发展,向员工提供反馈是一个关键。
反馈要有价值,在于提供建设性而非惩罚性的反馈,并且反馈要具体、及时和平衡,可以采用 STARs 行为事例法来开展有效反馈。
根据作者的研究,员工敬业和留任有三大驱动力:一是个人价值,也就是得到赞赏和鼓励;二是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感觉我做的事情很重要;三是积极正向的环境,就是感觉这是一个工作的好地方。
那么,相应的,领导者的工作就是创造最佳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一旦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就会尽力去战胜困难、跨越障碍,协助公司达成目标,也愿意留在公司,继续和公司一起成长。
作者建议,领导者每年至少要和员工进行一次敬业度谈话,找到他们在本阶段最重要的那个驱动力,以及员工的满意度,然后再考虑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敬业度谈话不需要很久或很复杂,在谈话过程中要鼓励员工参与,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氛围。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听课笔记,整理并分享给大家,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