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领着班里的孩子读《三字经》,背到了“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给孩子们讲何为中庸之道,尽量用贴近他们生活的事情举例说明,告诉他们中庸其实就是取一个平衡,不偏不倚。待人接物要讲究平衡,做事要平衡,心情也要保持中正平和……讲完以后,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于是问道,如果要用颜色来表示那么中庸,在黑与白之间,它应该是什么色?学生一口就答出来了,应该是灰色。因为它不那么黑,也不那么白。看来他们是真的理解了中庸之道,取之平衡。
讲完“中庸”又谈到《大学》。不禁想到了出自《大学》的那句至理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讲了一下,告诉孩子们,以后有机会我们也要一起读一读《大学》。因为诵读学习这些先贤的经典之作,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义的启发。
比如说前段时间读《传习录》,就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事上磨,境上炼”的含义。我告诉孩子们,越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一定要把它当成是一种挑战,以积极的心态开心的面对。这样,困难也变成了成长的阶梯,勇敢面对,解决问题,心情自然也就愉快了。孩子们表示也很想读,我说这本书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有难度,但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一起读。
感觉还没说够,早读不知不觉间就结束了。有的孩子说,为啥语文课这么快就结束了!有的孩子说,上语文课就像过年!我想只上语文课……我说,也不能只上语文课啊,就像你因为爱吃肉,就只吃肉不吃菜,那营养也是不均衡的。
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东拉西扯”的日常。越来越感到,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把适合他们的优秀经典书籍带给他们,让他们从经典书籍中汲取力量,成长为更优秀的他人,就是我最大的功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