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看到简书上,已有四十万字的记录了。现在看来,这些文字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有些是纯属字词堆砌,没啥实际的含义。但是,终究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不管丑与美还是属于生命中的珍藏。
这些文字,是从2022年三月开始创作的,我暂且把他们叫做创作吧。二年不到的时间,我已记录下来四十万字了,这个数字在简书上算不得什么,几百万字的也是大有人在,简书上像我这样的,跟资深根本是沾不上一点的边。
可我还是在这个期间,说说我到了这个数字后,给我带来的改变,或者说是一些感想:
分为输出和输入两部分来进行
输出方面
1、在简书上能驻扎下来,也只有简书这样的平台能够这么包容,写什么,怎么写,写出啥样子的,都敢发在这里。
观察下来,能够沉下心来写的作者都是心中揣着写作的梦想,我也是其中之一。
开始,我给自己写作的门槛设在,每个星期写上五千字。这个数字是我在齐帆齐老师的写作营听到的数字,起初学员的低门槛。我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很多简书上的友友给自己设定日更,我没有这样做,一是我觉得自己不行,咬牙坚持的太难;二是觉得也没有啥大的必要。
2、写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其实很多人开始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的难题,因为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开始的一段时间,大多人都是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出来。我也是如此,挖出小时候的家乡童年印象,参加工作的遭遇,还有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故事等。
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些内容挖得差不多了,这才是最让人担心写作能不能持续下去的缘由。
现在我告诉进入写作的同行者,我认为这个无需担心,等你写到十几二十几万字后,你的写作功力会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提升的还有的你观察力,思考力,看问题的角度等,写作的素材迭代到了新的境界。
所以,到了某一个阶段,不是写啥 的问题,是值不值得写的问题。
3、最大的益处是习惯的养成。简书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上醒来,第一时间翻开简书,看看收益,点点赞,回回评论,点点“天天转盘”。
每天晚上做完功课是必须的,哪怕在“阳”的情况下,还是撑着坚持完成。
一个星期总会写上几篇,有思路多写,没思路也会绞尽脑汁凑个字数。写作成了呼吸,饮食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输入方面
1阅读量大大的提升。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现在的书价也不贵,看书自由还是能够实现的。一年中总会耐心地读完几本。且涉猎的范围较广,小说类,科学类,都有,反正你一旦写上,就会身不由己地大量汲取知识,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音频也是一大类输入的渠道。散步是音频最好的陪伴朋友。比如樊登读书,一本书调制成1.5倍的音速,半个小时可以听完一本书的内容。还有课程学习,比如《古文观止》的小课堂,一个晚上可以听好几课时。我还买了小说课,读名著等课程,都是在散步期间的消遣。
但是,这里说一下,听的效果完全不如自己看,记忆留存特别少,听到过程只是一个一个的部分,几乎是感知不到整体的框架和脉络。真正的好书,我会多听几遍。其实,音频也是备着PPT,但是看视频不方便。
还有一个情况是,多读多看了,哪怕刷个抖音,你也会有学习的思维,而不是傻乎乎地光消磨时间而已了。
3还有一个我认为非常好的学习途径,就是优质的公众号。
我关注的几个公众号博主,质量非常高,文章会让你有所启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刷公众号也是我每天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这个费视力,而且现在公众号实行了推荐制,让你一刷深入海,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刷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好像一时半会也感觉不出来,对写文的实际帮助效果。
那么最近,我专注阅读一个博主的公众号。他写了五六百篇的文章,我把他所有的文章都翻出来细细阅读,加以总结研究,觉得看出了那么些名堂来,这样收获更大。
网上可以学习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不贪多,专注几个APP行了,我是人不是神。以前我会有些焦虑,想明白也就心平气和的,贪多嚼不烂,还是少而精吧。
写在最后
简书是一个宝藏,尽管现在有很多的BUG,很多人在吐槽,甚至最后选择了忿忿不平后离开。其实,都是双向选择,看淡些,在某些方面得到的,会在某些方面会失去什么,你只要想着自己要得到的,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之地。
四十万字又是一个起点,今后要想想怎么写下去,品质保证,垂直内容,路向何方,值得好好思考。
网友评论